再造一個“海上山東”
2011-01-07 09:30:00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再造一個“海上山東”
作為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主戰場之一,日照市定位為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突出海洋特色發展魯南臨港產業區和鋼鐵精品基地。市長趙效為介紹,一個鋼鐵精品基地吸引了諸多配套產業,2010年,日照的鋼鐵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多億元;一個魯南臨港產業區,將日照變成了魯南5市的出海口,也變成了晉煤南運的下海大通道,日照由此迎來大開放、大發展的難得機遇期,也贏得了更加遼闊的發展海洋經濟的新空間。
新空間,新載體。在半島藍色經濟發展空間布局上,我省提出構建“一核、兩極、三帶、三組團”的總體發展框架,即在近16萬平方公里海域上,由近及遠形成海岸、近海、遠海三條開發保護帶,此舉相當于將山東的陸域面積擴展了一倍,再造了一個“海上山東”。
無垠的“海上山東”,既可承載養殖捕撈、遠洋漁業、海洋食品等海洋經濟第一產業,也可承載海洋裝備制造、海洋新能源、生物產業、海洋工程、海洋化工等海洋經濟第二產業,更可承載海洋文化旅游、物流、海洋信息服務等海洋經濟第三產業,這不僅使傳統產業獲得了騰挪自如、得心應手的發展新空間,還搭建起了產業與城市發展的新載體,迎來了新興產業發展的難得機遇。
兩年間,濰坊北部廣袤的鹽堿灘上,一座濱海新城拔地而起。濰坊市委常委、濱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蘇立科介紹,從2009年開始,北部新城區每天投入1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中海油項目、濰柴發動機項目、鴻運石化項目、華能新能源項目、國電新能源項目以及馬來西亞最大國企投資的港口建設項目等十幾個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紛紛進駐,帶動北部新城在3年內擴張為50平方公里,同時,建設50所院校,進駐50萬師生,一座極富魅力的濱海新城,已經成為濰坊主城區北進的新載體。
擁抱大海,春暖花開。記者了解到,濰坊市加快岸線資源開發,著力貫通海上運輸通道,與青島全方位對接;煙臺市積極推進跨渤海、中日韓戰略通道建設,縱身融入山東半島、環渤海和東北亞一體化發展,成為面向環渤海和東北亞藍色通道的重要門戶……近兩年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7市以3345公里海岸線為主軸,突出做大做強海洋經濟這一主線,堅持交通同網、市場同體、環境同治、產業聯動、信息共享,將7市51個縣市區設定為主體區,省內其他區域組成聯動區,互促互動,聯動發展,從而實現15萬平方公里陸域與近16萬平方公里海域的統一大布局。
更多新聞
- 科學繪就發展藍圖
- 再造一個“海上山東”
- 搭建經濟轉型升級新平臺
- 半島藍色經濟區大事記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