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現代漁業示范區:鹽堿灘變“聚寶盆”
2010-10-18 11:25: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現代漁業示范區一望無際的養殖區

現代漁業示范區負責人介紹情況
大眾網東營訊(記者 馮煒程 韋輝)在昔日鹽堿灘上建起的東營市現代漁業示范區,隨著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戰略的實施,已成為東營藍色經濟的“聚寶盆”。
東營市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區規劃總面積30萬畝,其中淡水養殖區10萬畝,海水養殖區20萬畝。以黃河口大閘蟹為主體的10萬畝淡水區已基本建成,黃河口大閘蟹被列為“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之一,并成功入選“中國十大名蟹”。20萬畝海水養殖區已累計完成投資5.5億元,試驗區和一期工程建成池塘6萬畝,放養海參4.5萬畝;1.1萬畝綜合配套區建設正在加快推進,研發中心大樓已竣工,商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已開工建設;占地3萬畝的二期工程正在進行溝渠和池塘襯砌,水工建筑物基本配套,放苗投產后,海水養殖區養殖面積達到9萬畝,不僅實現了“東參西養”的破題,而且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單片灘涂養殖區。
據介紹,示范區海水養殖區堅持灌排分設,進區海水經過沉淀、凈化后進入海參養殖池塘,而后養殖蝦蟹、鹵蟲,養殖尾水制取原鹽,循環利用,即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又實現了海水綜合利用及效益最大化。為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綜合競爭力,示范區借鑒“三網”綠化中的盲溝改堿、暗管排堿、生物改堿等成功做法,對區內骨干道路進行綠化,建設沿海基干防護林帶,改善示范區生態環境,形成開發、養殖、綠化并重的格局,截至目前這里已植苗木發芽率在70%以上。
示范區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在搞好水產養殖的同時,合理開發風電、地熱等清潔能源,形成地上有風電、地表有養殖、地下溫泉開采三位一體的立體開發模式,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資源,努力形成各類資源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的示范帶動效應,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抓好“水產養殖”龍頭帶動作用的同時,示范區還規劃出1.1萬畝綜合配套區和3000畝的水產品加工、貿易區,大力實施漁民上岸居住工程,建設親水娛樂、溫泉度假設施,搞好水產品加工、貿易,打造濱海旅游景觀、景點,形成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生動局面。
另外,這里全面推動“科技興漁、人才強區”的戰略決策,示范區注重加強與高校、研究所實現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先后與煙臺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的高等院校簽訂協議,依托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示范區研究實踐資源優勢,以高新科研項目為紐帶,不斷推進產學研結合,共建現代漁業研發中心和實驗基地,搭建科研服務平臺,開展技術攻關,向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及時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并大力開展水產品病害防治、水環境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有效規避養殖風險,加快示范區發展急需的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示范區為引導鼓勵當地群眾進駐進行海參養殖,讓廣大農民享受到開發成果,在一期工程中規劃出2255畝地作為“產業富民示范工程”,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龍頭帶動、群眾參與”的原則,從土地、管理、建設等方面給予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群眾以自主開發、聯戶開發或合作社組織的形式進區養殖,通過標準化生產、規模化養殖、集約化經營,帶動本地農民增收致富,使廣大農民充分享受到灘涂開發的成果,讓海參池逐步變為群眾致富的錢袋子,真正實現興漁富民的目標。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