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爭議始終伴隨鄭承鎮
2010-11-15 10:54: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綜合
鄭承鎮和他收養的孩子們
1997年,老鄭收養第47個流浪兒時,媒體開始密集地報道他的事跡,他成了名人,但關于他的爭議卻始終相隨。
老鄭很在乎自己的名氣。獲得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他會馬上更換名片,把新的獎項加上去,派發給每一位采訪他的記者。即使,他們手中已經有很多這樣的名片。而每次收養孤兒,或是需要什么幫助,老鄭也會第一時間通知媒體。
這些,與“做好事不留名”、“施恩不圖報”等傳統觀念格格不入,他到底是真心做好事,還是借此牟利?這種爭議始終存在。
“每個孩子有低保,一個月加起來就幾千塊,還有別人送的東西,根本花不完。他也就是靠這個生活。”一位跟老鄭住在一個社區的低保戶曾如此揣測。
甚至曾有人舉報鄭承鎮拐騙婦女兒童,經過相關部門調查,這純屬誣告。但仍然有人懷疑他收養流浪兒動機不純,關于他“收養流浪兒是為了牟利”的流言也一直不斷。
這種懷疑或許與老鄭的前科有關系。1983年,他在一家工廠做木工,一念之差,挪用單位的一張支票,倒買倒賣了幾箱雜牌煙,賺了700元,被判4年監禁。
但經過媒體記者的追蹤調查,這種懷疑并沒有根據。不過,老鄭確實喜歡跟媒體打交道,正如他對一位記者說的:“只要你們新聞單位一出面,什么問題就都解決了”。
或許,在老鄭看來,獲得關注,有了名氣,才能做更多的事兒。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