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中國一日”頁面設計幕后揭秘
2010-10-27 14:53: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這一頁是怎樣“煉”成的
大眾網“中國一日”頁面設計幕后揭秘

大眾網編輯中心主編 戴兵
2009年9月19日,這是普通的一天,但對一群“變態者”來說不普通。這群“變態者”有一種固執的激情,于是引燃了不可思議的創作火花。
這一天,大眾網等60家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聯合啟動億萬網民共同記錄“中國一日”活動。
如何在60家新聞網站中彰顯出個性?這是大家都在絞盡腦汁想的問題。
9月初的一天,在臨近下班時,大眾網接到國新辦關于“中國一日”的活動通知,時任大眾網副總編輯的朱德泉立即召集編輯中心、采訪中心、互動評論部召開動員會,對活動進行組織部署,逐一分解任務,制定了全媒體采編方案。除了利用大眾網自身的資源,還利用大眾報業集團傳統媒體的優勢發布消息,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網友和讀者參與記錄。
9月12日開始,大眾網的大眾論壇、開心公社就開始發布消息通知網友9月19日那天上傳作品;9月18日,齊魯晚報、生活日報、齊魯晚報手機版同時發稿子征集作品,齊魯晚報手機版還動員讀者用短信直播他們的一天,利用新媒體新手段實現全民參與報道。大眾網也在18日當天制作了一個簡單的上傳作品的頁面。

“總有一個瞬間,能定格歷史;
總有一個故事,能讓人感動;
我們都是記錄者……
中國一日,記錄中國原生態”
這段話,雖然很短,但卻是經過打磨再打磨后最終定下來的。因為我們深知,用不同方式說出來的話,效果是很不一樣的,要用最佳語感表達最值得說的話,如此,文字才會變得有力量。
濃墨重彩未必“一片紅”
9月19日,記錄“中國一日”活動正式啟動,全媒體采訪中心分頭行動,進行視頻、圖文采訪,網友在論壇、博客、開心公社正式上傳作品,互動評論部提前約請的一大批公民記者也紛紛行動起來。正式審核完手機報后,我安排編輯上手機報讀者短信后臺整理“讀者的一天”。讀著編輯發給我的 “一天”,心中產生了一種平凡的感動。
從19日零點過后,就有讀者開始直播他的一天,有期待孩子降生的母親、天剛亮就爬起來去工地的公路人、掛念家中兒子是否又蹬了被子的巡夜人、為了考研早早起來占座的學子,還有半夜被鬧鐘叫起來上網偷菜的網友……讀者的這一天平凡而溫馨,他們很多不懂寫作,但他們知道什么叫真實。
00:38,濟南一位讀者發來短信:“我是電視臺的一名記者,現在在高速路采訪。一輛拉西紅柿的貨車在行駛過程中自燃了。車已經報廢,車上的西紅柿散落了一地。當我過去采訪那位貨車車主時,他卻擺擺手沖我說:‘沒事沒事,這么晚你們還過來太麻煩你們了。現在已經沒事了,消防車很快就趕過來了。’話不多,很淳樸,但我卻很感動。我自認不能夠為他做什么,只能希望他以后能一切順利吧!”
01:07,煙臺一位讀者發來信息:“夜深人靜,越發清醒,想正在進行國慶閱兵演習的他是不是一切順利。他每次演習我都睡不踏實,只是從來不告訴他,怕他分神。心底,我為他驕傲!我相信他是最棒的!”
19:00 臨沂一位讀者發來信息:剛才看到兩位老人在路邊散步,他們好象腿腳都不太方便,互相攙扶而行。突然,兩人停步,大爺略顯艱難的蹲下為老伴系鞋帶,然后微笑著慢慢被老伴攙起。看著他們蹣跚離去,我感觸良多:“白頭偕老”是他們最好的描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他們一生的追求,祝他們健康長壽是我最衷心的祝愿。
一天下來,反復咀嚼讀者的每條留言,那種感動始終相隨。怎么把這種平凡的感動在專題中表現出來呢?
一開始設計的頁面沒有擺脫常規專題的構架,色彩也是一片紅,朱總極不滿意,說:“各網站60年國慶的專題都差不多是一片紅,都紅咱也紅,咱不就埋沒在一片紅色的海洋里了嗎?!濃墨重彩報道未必非紅不可!”
初步設計被推倒重來。
19日當天下午,朱總再次召集大家開會,各部門匯總情況,研究專題的表現形式。當時我簡單描述了自己的構想,提出做兩個頁面,一個頁面是寫著“中國一日”的盒子里跳出“讀者各式各樣的一天”;另一個頁面按時間順序排列,結構按24小時分成24個部分,每一部分用“讀者的話”當標題,這么安排主要是考慮到網友上傳的作品太多,尤其是手機報讀者的短信直播短又多,不好表現,按時間分類就能把雜亂的作品主題化。
當時,會上大家爭論得很激烈,關于第一個頁面怎么表現更好?有人說字要豎著從盒子里出來,有人說還是橫著出來好;有人說盒子上放時間好,有人說還是放中國一日的標志好;有人說盒子上的時間一秒鐘跳一小時好,有人說一秒跳兩小時更好……最后,朱總急了,當即拍板:“這么個爭論法,這個專題兩天也出不來。盒子上放時間、放國新辦統一制作的活動logo、放大眾網標準字及logo;挑選讀者精彩的句子在盒子里飛出來……
熬夜摳出幅“水墨畫”
9月20日,第一版出來了。有點失望!FLASH效果不好,專題頁面也缺少靈魂,依然是常規標題、常規分割。朱總從此開始“變態”,親自做起美工,叫上副總編輯姜長勇,當晚就坐在美編的身邊,哪里不滿意盯著改哪里。
版面平淡怎么辦?缺少感覺怎么辦?他考慮加入些中國元素,每一部分后面加個毛筆書寫的逗號。編輯中心副主任張峰也忙前忙后,找來了一個毛筆的素材。但逗號加到后面,效果還是不太好。
這時,已是凌晨兩點……
也許是黑夜激發了靈感,朱總大膽突破,直接讓美編用逗號做標題的背景,制造出一種中國水墨畫的飛白意境。
此刻,已是凌晨4點。

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比如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表,也是經過無數次打磨才造就了目前的完美。

第二版天亮后終于出來了,還算滿意,但對完美主義者來說還遠遠不夠,特別是FLASH的效果顯得生硬。朱總看到后,當即抓起電話,打給世博動漫的朋友王總:“伙計,你能幫著做個動漫吧?不給錢!”
那邊一口應下。
“弗拉門戈”拂動動畫秀
我于是開始和動漫公司打交道,這是我和FLASH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大眾網第一次使用全版面FLASH動畫作為專題封面。因為擔心我們的專題思路他們領會不了,張峰主任還專門畫了一個很直觀的效果圖傳給了他們,方便他們理解。
雛形出來了,他們用QQ發了樣稿,文字很亂很長,不滿意,發回去重做。雖然是朱總的朋友,干的還是不賺錢的買賣,但他們不幸被這群“變態完美患者”傳染了。文字長度調了又調,文字顏色改了又改,已經數不清在QQ上來來回回多少遍了。估計那個設計者現在還記得“中國一日”呢,因為她曾悄悄在QQ上跟我抱怨:“從沒干過這么難干的活兒!”
下圖為最后的效果。其實,當時還是不滿意,不滿意盒子里的塑料花,但時間不允許繼續“變態”了。

接下來的任務是給畫面配音樂和文字。
手機報編輯辛然有個朋友對音樂頗有研究,她推薦了兩首曲子,我們選擇了誕生于西班牙民間的《弗拉門戈》舞曲,曲調曲風都很適合“民間制造的‘中國一日’”。
那么配什么文字呢?我們反復研讀讀者的一天,試圖走進他們的生活,感受他們的情感。
聽著弗拉門戈舞曲,體會著讀者的溫馨,突然想起托爾斯泰的那句話:“幸福是一樣的,但不幸各有各的不同。”與托爾斯泰想表達的不同,我們想表達的是:每位讀者的一天是相似的,但幸福各有各的不同……”
最后這句話在朱總的修改下,更簡潔、語感更好:“每個人的一天都是相似的,但幸福各有不同……”
動靜結合傳遞溫馨寧靜
中國一日專題主頁的片頭全部采用了網友上傳的圖片組合,在這一張張普通又幸福的笑臉中,主題語躍動呈現—— “總有一個瞬間,能定格歷史;總有一個故事,能讓人感動;我們都是記錄者……中國一日,記錄中國原生態”。

在這種娓娓道來的語境中,我們選擇了最平實、樸素的句子作為大眾網“中國一日專題”的總標題:“9?19 普通人的普通一天”。

總標題之下,是圖片區和視頻區,劉赟在這一塊的設計上,采用了生活中常用的鏡頭手勢的樣式,再添加攝像機和照相機的圖標,非常清晰的表達了該區域的內容。
朱總要求,將圖片區和視頻區的內容交錯滾動起來,這樣,就有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時空交錯感。

專題上部動了起來,每一個小時作為一個單元進行版面分割,每一塊電子鐘都在翻動,翻動頻率也經過了精心的測算。那么,呈逗號狀的水墨反白標題區之下,用什么形式來呈現網友記錄的文字?大家一致想到了信簽。在劉赟的精心創作下,信簽不經意的卷角、陰影的立體感營造都給人以溫馨寧靜。在色彩設計上,信簽帶有金黃色的暖色調,這就使頁面色彩更加豐富柔和,給網友以更多親切感。

在這柔和的色調下,網友的圖片及記錄一一交錯排列。
首尾呼應凝練萬眾心聲
當大家以為可以交工時,朱總還是不滿意,說我們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應該讓網友一眼入心,結尾不能戛然而止,因為9月19日僅僅是歷史長河的一瞬,“20號不是還有很多人在直播他們的一天嗎?為什么不把20號的也放上,這樣的作品才有余音繞梁的韻味。”
“生活仍在繼續,記錄仍在進行……”
于是,頁面結尾又添加了一個新元素——日歷(如下圖),這個日歷從設計上與頭圖下方19日的日歷首尾呼應。

最后,整個專題外部做了一個迎接國慶60年的華美“披肩”,朱總靈感又現,想起了歌曲《愛我中華》的一句歌詞“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作為整個專題的釋意、點睛。因為中國一日表現的不是56個民族,最后改成了“萬眾一心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終于完工了!
欣賞著這個專題,回想著我們曾經的癲狂,竟體會到一種“變態”的完美。
中國一日,網友的一天,卻是我們的好多天……
欣慰的是,在這個專題里,有生命、有大愛、有情趣、有大家……
我們惟愿,更多網友能從這些平淡的生活中品味出更多人生的意義!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