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壽光訊 3月22日,壽光市羊口鎮中心漁港碼頭一派繁忙景象,人們在這里忙著進行小清河大銀魚交易。100多個魚箱一溜兒排開,漁民叫賣聲此起彼伏。一位漁民對記者說:“這可是近20年來沒有出現過的景象。 小清河水清了,銀魚這才回來了。”
據介紹,小清河大銀魚是小清河入海口的特有物產,身長6至9厘米,脊背發黃,肚皮下有條紅色食腸,當地人管這種銀魚叫“囊包”。它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僅在海水和河口淡水混合處繁殖,小清河入海口是最適宜這種銀魚繁衍的地方,每年春初它們就會游到這里產卵。
小清河是省級大型河道,源自濟南西郊睦里莊,自西向東流經濟南、淄博、濱州、東營、濰坊,在壽光市羊口鎮注入渤海,全長237公里。小清河曾經風景秀麗,蝦滿蟹肥,沿岸群眾甚至取河水飲用。 但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小清河沿岸一些企業向河內排污,小清河遂成為我省頭號污染重河。據濰坊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在污染最嚴重的2000 年,小清河一度被戲稱為“醬油河”,特產小清河大銀魚也隨著水質惡化而難覓蹤跡。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清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作為全省污染治理的重點,始終緊抓不放。沿河各市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集中治理。壽光市每年投入小清河污染防治的資金占 GDP 的 2% 以上。經過各方多年的積極努力,小清河水質終于有了好轉。壽光市環保局在羊口設置的小清河水質監測斷面數據顯示,2009年1至12月份,小清河羊口斷面水質的COD 和氨氮濃度平均值分別為34毫克/升和7.62 毫克/升,與 2008 年相比分別下降 34.6% 、51.5% ,達到了省環保廳確定的控制目標要求。
羊口近海漁民協會會長孫效寶介紹說:“銀魚的再現與小清河水質變好有絕對關系。今年,當地漁民捕銀魚已經有20多天了,多時一天有兩萬斤上市,碼頭價格是每斤24元。這幾天捕撈量小了,但也有五六千斤,估計再有10多天,銀魚就開始往深海去了。但可以肯定,明年銀魚還會回來!”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