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產塑化劑流毒兩岸四地 被指黑心學徒惹的禍
2011-06-02 06:41:00 王平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要評論
[提要] 跡象表明,這場非法食品添加劑釀成的安全危機,已經波及大陸、港澳以及所有進口臺灣食品的地區。
臺“衛生署”6月1日的最新報告指出,臺灣已向15個國家和地區通報塑化劑污染情況,其中,向大陸通報了7家廠商和17項產品。跡象表明,這場非法食品添加劑釀成的安全危機,已經波及大陸、港澳以及所有進口臺灣食品的地區。
大陸港澳查獲臺灣塑化劑產品
根據臺灣衛生部門發布的統計數字,到5月31日,臺灣共查獲含有毒塑化劑成分的產品746項,共涉及216家廠商。此外,5月31日臺灣各縣市衛生部門開展大規模清查行動以來,共檢查2700多家廠商,其中180多家被限時整改。
臺“衛生署”報告顯示,臺灣總計通報15個國家與地區,其中,通報大陸目前共計7家廠商,17項產品。換言之,出口大陸的17項產品可能被塑化劑污染。
前一天,在大陸市場極具影響力的臺灣食品龍頭企業統一集團,被曝出有3種運動飲料、蘆筍汁和7-SELECT低鈉運動飲料被塑化劑污染,其中蘆筍汁已銷往大陸。統一集團表示這款蘆筍汁可能通過小貿易商銷往了廈門、東莞等地,數量約500至600箱,將盡快回收。
5月31日,廣州市向各部門下發了加強食品“塑化劑”檢測的通知,要求如發現有非法添加該物質的行為,依法嚴懲。此前,上海市的大潤發超市和沃爾瑪超市已根據工商部門指示下架了涉嫌飲料5000多瓶。
大陸臺商生產的食品飲料是否含塑化劑,仍有待排查。統一集團稱,相關添加劑只在臺灣地區的產品中使用,大陸統一品牌飲料不含該成分,不受事件影響。
連日來,香港的臺式飲料連鎖店紛紛關門待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5月30日公布首批在市面抽查的臺灣飲品塑化劑化驗結果,9款樣本中,兩款運動飲料“動力運動飲料”和“動力運動飲品檸檬口味”證實“有毒”,最高超標17倍,當日起禁止進口,其余21個樣本尚在檢驗中。另外,香港有售的臺灣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亦發現含有塑化劑,臺“衛生署”已要求進口商回收。
6月1日,澳門衛生局對澳門藥物進行檢驗后,發現來自臺灣一款胃藥含有塑化劑,衛生局已令進口商、藥房及藥行回收。目前約有1600種臺灣產藥品在澳門出售,澳門衛生局表示將嚴謹抽查。
“黑心學徒”惹的禍?
調查發現,塑化劑并非新生事物,被添加到臺灣食品中竟已有數十年歷史。
臺灣媒體1日曝出,為食品商提供塑化劑添加劑的兩家源頭企業昱伸香料公司與賓漢香料公司,兩家老板30年前在同一家店當學徒,師出同門。二人接受調查時稱,“當年師傅就是這么教的”。
媒體評論指出,臺灣食品安全的良好信譽一朝斷送,不能完全歸咎給一個黑心師傅調教出的兩個黑心學徒,200多家現代化廠商一同栽在有毒添加劑里,無數碩博士同敗在兩名黑手學徒手下,證明食品企業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已極薄弱,不能不令人擔憂。
當前,可能被塑化劑污染的臺灣產品包括運動飲料、水果飲料、茶飲料,連水果糖漿、兒童鈣片、乳酸菌咀嚼片也赫然在列。不幸的是,污染目錄還將隨時間而增長。
臺灣師范大學5月31日發表塑化劑研究成果報告指出,塑化劑會干擾人類內分泌系統,長期食用易罹患心血管、肝臟、泌尿、生殖等疾病。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日前采取了200名香港市民的血液樣本進行化驗,發現居然有99%的血液樣本中驗出了塑化劑。
有臺灣食品專家指出,塑化劑比三聚氰胺更毒20倍,1個人喝1杯500毫升摻塑化劑飲料就已經超過單日食量上限,所以塑化劑事件堪稱“30年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

更多新聞
- 我國排查塑化劑采購使用 衛生部將其納入黑名單
- 塑化劑風波引發飲料危機 不少人棄喝飲料改喝水
- 塑化劑風波來襲 指甲油商家也稱不含塑化劑
- 塑化劑風波持續蔓延 香港禁售兩款臺灣產飲品
- 國家質檢總局:嚴防臺灣問題產品流入內地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