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抽查血液含“塑化劑”
2011-05-31 09:40:00 來源: 南方日報
[提要] 多個食品領域內的多種產品均受其污染。
媒體稱香港99%被抽查血液含“塑化劑”
臺灣“毒飲料”事件繼續發酵。事實上,臺灣毒飲料事件,可能僅是“塑化劑”食品安全問題的冰山一角,塑化劑多年來被廣泛使用到食品、藥品中,猶如“翻版三聚氰胺”。
據臺灣調查發現,該非食品添加劑的化學物質潛在食品中已有五年之久,在多個食品領域內的多種產品均受其污染。香港媒體則報道稱,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一項血液抽查發現,99%被抽查的血液樣本中都含有“塑化劑”。負責研究的浸大生物系副教授黃港住表示“這類化學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專家呼吁,國內飲料、保健品等相關食品應跟進進行排查,并將之列入日常監控名單。專家建議,國內相關部門應組織專家對國內消費者的血液也進行抽查調查,以確認危害性及危害范圍,并及時做出應對之策。
最新動態
多家受牽連企業宣稱:內地產食品安全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在塑膠中常用的塑化劑,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肝臟和腎臟,甚至致癌。據媒體報道,有毒“起云劑”已經在臺灣銷售約30年,并售往菲律賓、越南、大陸等地。本次事情爆發于臺灣,目前,臺灣衛生部門已經緊急向世衛組織通報,通過相關窗口通知大陸方面。
據悉,此次受到“塑化劑”事件牽連的廠家有近200家,其中包括白蘭氏、統一企業、味全、美達等。記者昨天與多家被波及的食品飲料企業及臺灣食品企業聯系,不少食品企業均趕著與臺灣、香港發現的問題飲料撇清關系,并紛紛表示,在大陸生產、銷售的產品安全。
昨天,白蘭氏方面向記者證實,該公司生產的“超能兒童成長鈣片與“超能兒童綜合維他命”受到“起云劑”污染,其中在中國香港、臺灣地區和新加坡均在進行回收。不過,白蘭氏強調,“在中國大陸市場并沒有銷售并進口與此事件有關的兩款產品”。
統一企業及美達食品兩家公司生產的寶健運動飲料和蘆筍汁、7-SELECT低鈉運動飲料也受到“起云劑”污染,統一表示,受污染飲品在臺灣已全面落架。昨天,統一企業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楊壽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澄清道,“統一在中國有自己的產品生產加工地,目前公司從沒有和臺灣那邊企業建立采購形式和業務往來。”該人士還表示,近期,隨著天氣逐漸轉熱,統一在大陸的銷售情況良好,沒有受到臺灣受污染產品的波及。
康師傅中國方面公關部負責人陳功儒也向記者強調,國內銷售的任何飲料產品,都是在國內生產的,與臺灣沒有任何關系。“國內飲料的銷售并沒有受到這次事件波及。”
記者昨天從廣州多家大超市獲悉,近日他們正在展開自查,暫時沒有發現問題臺灣食品。記者從廣百、友誼、華潤萬家、萬寧、屈臣氏、家樂福、百佳、吉之島等商場了解到,商場已對相關產品進行了自查,沒有發現臺灣問題產品。多家超市均表示,將繼續關注該事件進展。
最新發現
香港99%被抽查血液含“塑化劑”
臺灣曝發的“起云劑”事件可能僅是掀起冰山一角。
昨日,香港媒體爆出一條猛料,稱99%被抽查血液含“塑化劑”,這種致癌物潛伏人體多時,估計是從食物中帶入的。有專家指出,“塑化劑”在食品中可能潛伏多時,該事件猶如“翻版三聚氰胺”。
據報道,香港浸大生物系早于去年對300名香港市民血液樣本進行化驗,其中再抽取200名市民血液樣本,發現九成九的血液樣本中均驗出有“塑化劑”。“這類化學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負責研究的浸大生物系副教授黃港住向媒體解釋,由于血液化驗無法追查污染源頭,但某程度上反映“這類化學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市民進食多時也不自知,而且有關物料易被人類接觸及吸收。
專家稱,“塑化劑”以往只會在幼童的玩具、指甲油或醫療儀器中,發現含有微量“塑化劑”,但想不到有人故意將之添加到食物中,他形容該事件猶如“翻版三聚氰胺”。
在臺灣發生的“起云劑”事件,目前正在逐漸升溫為國際食品安全事件。據悉,在臺灣,除多家名牌食品受污染外,多家廠商使用昱伸公司制造的“起云劑”食品,長期外銷至大陸、菲律賓、美國等地,目前,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要求已臺灣產品出具安全檢驗證明才能放行進口。
昨天,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表示,若情況需要,將依據現有法規禁止進口相關產品,以確保此類產品不在市場上銷售。據悉,由于擔心產品中的起云劑可能含有塑化劑,臺灣上周召回了近50萬瓶飲料。
此外,此前,臺灣方面抽查檢測可能含“起云劑”的問題食品為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醬果凍、膠囊錠狀粉狀等5大類食品,但現在,隨著事態發展,臺灣有關部門將檢測的范圍擴大到速食類、養樂多、濃湯類食品等。
國內狀況
國內難幸免 專家建議納入日常監控
鄰近地區香港99%樣本血液中驗出有“塑化劑”的消息,令內地消費者恐慌。國內的飲料、保健品、藥品等相關產品是否含有“塑化劑”?國內消費者體內血液是否也會含有“塑化劑”成分?血液中所含“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性如何?
昨天,記者聯系了廣東省質監部門相關負責人,但直至截稿時,對方未有回應。據悉,由于“塑化劑”并非食品添加劑,在日常對食品的檢測中并不包含該項目。據悉,香港當地對恒常食物檢測也并沒有把“塑化劑”納入計劃內。
“誰也想不到‘塑化劑’會被添加到食品、藥品中,這種物質本身并不是人體可食用的添加劑。”昨天,廣東某三甲醫院一位不愿具名的醫生告訴記者,血液中存在“塑化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體長期食用了含“塑化劑”的食品或藥品,隨后“塑化劑”通過消化系統被人體吸收,進而積聚在血液里。他認為,既然香港在人體血液中發現含有“塑化劑”,不排除國內人體內也存在。“但到目前為止,從未有機構進行過相關研究。”
暨南大學醫學院一位專家認為,人體內存有少量“塑化劑”是有可能的。她表示,工業社會,隨著空氣中污染成分增加,土壤、空氣、水、食物中多少含有微量化工成分,人們日常生活中很難避免接觸“塑化劑”。
“大陸食品中含有塑化劑的可能性非常大。現在,食品中含微量化學成分的飲料有成千上萬種。”昨天,暨大食品科學工程系副主任傅亮指出,目前,我國仍然沒有出臺一個控制‘塑化劑’的規范標準。
小資料塑化劑
塑化劑DEHP即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為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添加在塑膠中可增加彈性,廣泛存在于農膜、塑料袋、玩具、橡膠管中,屬環境激素,可致癌、致畸,并引起男性不育。而起云劑則是一種乳化劑,屬于合法食品添加劑,常用于飲料、果凍,避免產品出現油水分層。起云劑常見原料是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或葵花油,但臺灣黑心公司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劑時偷工減料,用塑化劑取代成本貴5倍的棕櫚油,以圖牟取暴利。據資料顯示,塑化劑DEHP將會對人體的生殖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帶來危害,如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兒童性別錯亂,長期大量攝取還會導致肝癌。
相關
對男性影響較女性大
人體中若積聚有“塑化劑”,其對人體健康會有多大危害?
據報道,香港浸大生物系用白老鼠作進一步研究,發現曾經服食“塑化劑”的老鼠,誕下的后代以雌性為主,并會影響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誕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數量亦大減,反映“塑化劑”毒性屬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內分泌失調。黃港住說,研究可以應用到人類身上,顯示長期攝吸“塑化劑”對男性的影響較女性大。
“目前還無法知道人體內所積累的塑化劑對健康危害有多大。”上述廣州三甲醫院一位不愿具名的醫生稱,到目前為止,還未有專門針對人體內“塑化劑”的情況作過毒理試驗,它在人體內的含量有多少,多少含量屬于安全范圍、超過多少量有危害性、危害性是什么等相關研究,均未知。
不過,暨南大學一位醫學專家認為,人體具有正常的排毒功能,而且塑料容器中的塑化劑濃度低,吸收狀況還根據人體的差異決定,吸入量少對人體的影響也微小。
多位專家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更新對食品、藥品類的檢測范圍,及時將該“塑化劑”納入日常監管和抽查檢測中,并將“塑化劑”列為高風險添加物,加大監控。傅亮稱,國內也有香港檢測中心擁有的手段和技術,可以檢測到食品或藥品里是否含有“塑化劑”,不過國內對該項目的檢測費用和時間成本可能會過高、過長,企業和監管部門質量監管成本有可能提高。(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熊漢玲)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