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區百年大旱 八方支援抗戰旱魔
2011-02-24 10:50: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專家指導如何進行小麥抗旱保苗。

四川地礦局山東打井隊在奔赴打井現場前誓師助威。

迅速集合

從濟南來的農業專家現場指導果農如何進行果樹抗旱。
大眾網訊 自去年9月11日至今年2月下旬,臨沂市連續164天降雨量僅為8.0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94%,為自1952年臨沂市有降水資料以來同期降水量的最小值,時段降雨量重現期為200年一遇。由于長期得不到水源補充,沂河、沭河等大中型河道來水明顯偏少,有119條小型河流斷流、48座小型水庫干涸、2080眼機電井出水不足。全市有508萬畝小麥受旱,7.11萬人、1.28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
一方有旱,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抗旱救災。臨沂的百年大旱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心。連日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抗旱隊伍匯集到臨沂,帶著對老區的深厚感情支援臨沂抗旱救災,一股股暖流匯成了這個冬天里最美麗的風景。
去年底,由全國小麥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于振文教授等組成的農業部抗旱檢查組來臨沂市查看災情,并對抗旱工作給予指導。今年2月15日,全國國土資源系統抗旱找水打井行動啟動在臨沂啟動,來自國土部直屬和四川省、山東省的11支打井隊伍迅速在臨沂開展抗旱打井找水工作,他們帶著先進的設備,加班加點趕進度,力爭早日打出水來,盡快緩解旱情。這次抗旱找水打井行動,國土資源部調集50臺物探設備、500臺鉆機、5000名技術施工人員,先期投入1億元資金,將在1個月時間內,至少完成1000眼井的施工,重點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和50—80萬畝糧田灌溉問題。四川地勘局403地質隊副隊長徐兵表示:“5.12”地震之后,山東人民傾盡全力支援我們(重建)北川縣城,把我們北川縣城建設得非常漂亮。這次我們來到山東,帶著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和山東人民站在一起,用我們的技術力量,和山東人民共度難關。據了解,到目前,國土資源系統抗旱找水打井隊伍已定位99眼,47眼開鉆,鉆井進尺4864米,成井9眼。每口井可解決6000口人的飲水困難,灌溉50~60畝農田。
老區旱情牽動著子弟兵的心。連日來,內蒙古軍區、寧夏軍區、北京軍區先后派出給水工程團趕赴臨沂任務區,受領任務、勘察地形,協調部隊卸載、機 動、保障等事宜。內蒙古軍區車華松首長對記者說:“老區人民當年為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孕育了偉大的沂蒙精神,今天他們有困難,子弟兵責無旁貸,以最大熱情投入抗旱,以最快速度早日成井,爭取多打井、快出水、出好水!”
據介紹,內蒙古軍區某給水工程團為支援蒙陰縣,出動兵力350人、81臺裝備、8部鉆機,計劃打井91眼;寧夏軍區某給水工程團出動兵力603人、9部鉆機,分6個梯隊分赴河南和臨沂市沂南縣,將在沂南縣14個鎮,計劃打井67眼。北京軍區某給水工程團此次派向我省的兵力達359人,81臺裝備和7部鉆機。目前,三支給水工程團第一梯隊已經抵達任務區,各項抗旱打井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各方的支援也進一步激勵了臨沂人民抗旱的積極性,截至目前,臨沂市已投入各級抗旱資金共計2億5999萬元,其中抗旱用電1896萬度,用油4409噸。今年以來,投入抗旱機電井1.36萬眼、泵站581處、機動抗旱設備4.587萬臺套、機動運水車輛2628輛,日投入抗旱勞力90.32萬人。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