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概況
2010-11-23 17:10:00 作者: 來源:新華網
簡 況
【國名】 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 。
【國旗】 太極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樸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繪制的,1883年被高宗皇帝正式采納為朝鮮王朝的國旗。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它為大韓民國國旗時作了明確解釋:太極旗的橫豎比例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圓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陽和陰,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條陽爻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條陰爻代表地、夏、西、義;右上角的坎即四條陰爻夾一條陽爻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離即兩條陽爻夾兩條陰爻代表火、冬、北、智。整體圖案意味著一切都在一個無限的范圍內永恒運動、均衡和協調,象征東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國徽】為圓形。圓面為五瓣的木槿花,中間為陰陽圖案。綬帶上寫著“大韓民國”。
【重要節日】8月15日,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下光復(1945年)和大韓民國建國(1948年);10月3日開天節,傳說中的古朝鮮建國日。
【國家政要】總統李明博(Lee Myung-bak),2007年12月當選;國務總理鄭云燦(Chung Un-chan),2009年9月出任,2010年7月辭職。
【人口】4874.7萬,全國為單一民族,通用韓國語。50%左右的人口信奉基督教、佛教等宗教。
【首都】首爾 (Seoul,舊譯“漢城”),人口超過1003萬。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于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后,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后,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