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槍擊案 民眾憂慮“9·11”重演
2012-08-25 09:33: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要評論
[提要] “9 11”事件后,帝國大廈一度是紐約最高建筑,每年有400萬人到帝國大廈樓頂觀光。
中新社紐約8月24日電題:現場直擊帝國大廈槍擊慘案震驚民眾憂慮“9 11”事件重演
中新社記者李洋
當地時間24日上午9點03分(北京時間24日晚21點03分),紐約帝國大廈發生了震驚全美的槍擊案,目前造成十多人死傷。
中新社記者第一時間趕到案發現場,多數民眾對記者表達了他們對此事的震驚,憂慮“9 11”恐怖襲擊重演的可能性。
當記者趕到現場時,看到警察正在匆忙設置警戒線,警戒線外擠滿了圍觀民眾。大批警車、救護車和消防車輛從四面八方向帝國大廈涌來。
紐約最繁華的第五大道街區很快被警方全面封鎖,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都有警察把守,帝國大廈周邊最后被多重警戒線包圍,令曼哈頓的氣氛瞬間變得格外緊張。
記者看到,當地時間11點左右,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在紐約警察局長凱利、紐約市議長柯魁英(Christine Quinn)等高官的陪同下,匆匆勘查了槍擊案現場。他們隨即到帝國大廈旁的紐約大學會議廳進行了長時間的案情磋商。
為了安撫處于震驚中的紐約民眾,布隆伯格迅即在帝國大廈旁召開了現場緊急記者會,第一時間向民眾介紹案情進展。他一再強調,案件剛剛發生,很多細節還有待澄清,但他認為,這應該不是恐怖襲擊,表示紐約依然是“安全的城市”。
根據記者掌握到的最新資料,槍擊案嫌犯杰弗里約翰遜(Jeffrey Johnson)現年58歲,去年失掉工作,意圖報復舊老板。警方總共開了14槍將約翰遜擊斃。死傷者因槍傷留下的鮮血順著人行道的夾縫流到第五大道上,觸目驚心。
在曼哈頓工作的布瑞曼(Joe Brennman)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在紐約市中心、尤其是帝國大廈這樣標志性的建筑旁聚集了如此多的警察,布置了嚴密的封鎖線,特別是有死傷的消息傳出,令他“神經緊繃”,起初以為又發生了“9 11”式的恐怖襲擊。
布瑞曼對記者說,當他了解帝國大廈遭遇槍擊案后,他還是有些驚魂未定。他表示,自己在紐約已生活了30年,2001年的“9 11”的恐怖場景仍然歷歷在目。
53歲的布瑞曼表示理解約翰遜的心態,稱“當前經濟狀況糟糕,很多人對現狀不滿,特別是失業者,但開槍濫殺無辜是極端行為,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是類似恐怖主義的行為”。
槍擊案驚擾了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一位來自德國的匿名年輕游客對記者說,自己剛來紐約兩天,想不到就目睹了一場槍擊案。他對事件不愿多提,表示自己的游覽心情“被破壞殆盡”,只想快點回國。
在帝國大廈附近辦公的格里潘森(Harry Grapenthin)對本社記者說,希望發生在帝國大廈的槍擊只是“孤立事件”,而不是有計劃有預謀的恐怖襲擊。他直言,這是自“9 11”事件后,他所見到過的氣氛最緊張的紐約刑事案現場。
對于紐約未來的安全形勢,布瑞曼和格里潘森都對記者表示,仍然對紐約警方有信心,自己對這座城市有很深感情,會在紐約正常生活和工作。
截至記者發稿,紐約警方仍在案發現場緊張調查,周邊的全面警戒依然未解除。
“9 11”事件后,帝國大廈一度是紐約最高建筑,每年有400萬人到帝國大廈樓頂觀光。外界普遍認為,帝國大廈是恐怖襲擊的潛在目標之一。(完)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