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明年宏觀調控
2010-12-13 09:44:00 作者:羅宇凡華曄迪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羅宇凡華曄迪)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新一年的中國經濟的走向、宏觀調控的基調引人關注。在通脹壓力不斷增大,國際經濟環境日顯復雜的情況下,此次會議提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業內專家進行解讀。
“從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信息看,中央政府已充分認識到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提出的政策思路十分務實!睆偷┐髮W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分析說。
在他看來,目前,宏觀經濟面臨的重要挑戰就是不斷增強的通脹預期和流動性泛濫問題。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如何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無疑是中國經濟整體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孫立堅表示,如果現在不充分注重宏觀經濟所遇到的挑戰,那么復雜的環境可能會抑制此前出臺的“十二五”規劃建議的順利推進,這也是中央提出明年工作重點是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和抗通脹三者關系,并且將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原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以往幾年宏觀調控的實踐,經濟增長與通脹預期之間的關系始終十分微妙,要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需要一定程度的經濟刺激政策,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就增加了通脹的風險,同樣會影響到經濟結構調整的效果。
“從中國目前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來看,處理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結構、管理通脹預期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件十分困難,但又不能不面對的問題!睆堄儡娬f。
除此之外,張永軍還表示,美國實施的量化寬松政策,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究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對中國的資產價格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現在還很難看出來,因此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突出的位置,這一提法同樣非常的必要和務實。
對于會議提出的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專家表示,財政政策仍維持“積極”意味著中國明年還會有財政赤字,而不會擴大財政刺激。經驗表明,積極的財政政策是中國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率先實現經濟復蘇的成功做法,這也是中央延續積極財政政策的原因之一。
此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表示,中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明年財政赤字在今年的基礎上仍然需要提高,擴大財政赤字是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不過,他同時指出,要將財政赤字比例控制在GDP的3%左右的可承受范圍之內。
會議特別提到了堅決防止借“十二五”開局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張永軍認為,這一提法對于來年的經濟工作有很重要的意義,一方面,由于明年仍然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這使得明年的財政擴張力度依舊不減,如果在這個時候,借“十二五”大規模上項目,很可能會產生新的通脹壓力,對穩定價格同樣不利。
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同時,貨幣政策則開始由“適度寬松”回歸“穩健”,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中國的貨幣政策正由“危機模式”逐漸回歸常態。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中國現在的流動性是過剩的,但也要看到,過去發放那么多貨幣信貸是不得已為之,而且為率先戰勝危機沖擊發揮過關鍵作用。隨著形勢的變化,貨幣政策到了必須調整的時候。
“無論是出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還是出于防通脹的需要,貨幣政策都需要適度調整和轉變!敝醒胴斀洿髮W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未來央行在貨幣政策的發揮作用方向和力度都有可能進行調整。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認為,貨幣政策的基調變了但財政政策基調不變,是基于當前復雜形勢的科學判斷。財政政策可以發揮在穩定增長、改善結構、調節分配、促進和諧等方面的作用。
諸多業內專家表示,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組合拳,將是將來中國未來一段時間政府發展經濟的重要戰略。
對于會議提出的“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張永軍表示,這帶有結構性調整意味,或許意味著政策方面可能出臺差別性做法引導信貸資金投向。
與往年類似,今年的會議仍然強調了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孫立堅認為,目前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相當復雜,判斷政策取向,不能以現行政策來代替未來形勢變化后的政策。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