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組織企業買菜維穩
2011-04-24 06:43:00 文靜 來源:京華時報

湖北省嘉魚縣潘家灣鎮肖家州村菜農魯君根家里種了10畝包菜,由于滯銷,只好全部打碎當肥料。新華社發
近日,京魯豫等部分地區蔬菜價格迅速下跌引發各方關注。受去年冬季菜價高漲、流通環節成本過高影響,蔬菜市場出現“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怪圈。對此,商務部昨天緊急部署對策,穩定蔬菜市場,幫菜農尋找銷路。其中包括組織指導大型連鎖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流通企業直接采購蔬菜,優先銷售滯銷蔬菜。
>>現狀
幾分錢一斤仍然賣不動
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菜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全國蔬菜種植第二大省河南多個地方的菜農在豐收之后,卻遭遇季節性蔬菜價賤與滯銷。鄭州市中牟縣的芹菜、惠濟區的萵筍及周口市淮陽縣的包菜,價格低至每斤幾分錢都少有人問津。
在目前我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不少菜商反映,微利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萬幸”。“現在白菜在壽光當地根本沒人買,只能運到銀川去賣,每斤賣0.2元。除去包裝錢、人工費、市場管理費幾乎不掙錢。而去年的價格都到了每斤1元。”做大白菜生意20多年的壽光菜農說。
>>怪圈
消費者未感到菜價下降
與此同時,消費者并沒有認為目前菜價有下降趨勢。有報道顯示,在田間地頭收購的卷心菜8分一斤,到市區菜市場賣價就達到8-9毛一斤,近10倍差距主要來自運輸上的各種成本、人工成本、天氣影響下的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場的攤位成本等各種因素。
有專家分析稱,蔬菜從田間地頭的生產到市民餐桌消費,往往要經歷4個環節。隨著物價的上漲,各環節的花銷肯定都要增加,再加上房租等隱性成本的上漲,最終導致高額菜價。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分析認為,菜價下跌大部分會由菜農最終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流通環節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價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漲數倍。
>>探因
“大小年”因素或為主因
日前持續維持高位的菜價近期為何出現“跳水”?
市場分析人員表示,今年出現了幾個蔬菜品種因集中種植、產量過大,導致價格暴跌,這種情況被稱為農民的“大小年”,也就是往往頭一年價格賣得高、賣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農民大量種植,然后造成價格暴跌,農民就賠錢,最終造成菜賤傷農。加之農民小散戶在蔬菜批發商面前缺乏議價能力,價格走低成為必然。
據了解,有的菜農甚至儲藏了大量白菜等,準備今年上市拋售。另有觀點認為,今年北方天氣異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給。這些都加大了今年蔬菜市場供應。
還有分析認為,日本地震并造成核泄漏后,“大葉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輻射”的消息,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更多新聞
- “要命”的菜價
- 京魯豫多地上演“菜賤傷農”
- 多重因素助推菜價“跳水”
- 政府組織企業買菜維穩
- "雙保險"保障農民利益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