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質疑阿里山鐵路存廢
2011-04-29 09:57:00 來源:中新網

阿里山小火車 資料圖 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
中新網4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有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近年創傷連連,“九二一”地震、“八八”水災都造成嚴重損害,游客的涌入又帶來另一波挑戰。臺灣學者專家建議,當局應認真考慮鐵路的存廢,“土地已陷入危險狀態!”臺當局“農委會”則強調,阿里山鐵路是寶貴的文化歷史資產,不能輕易言廢。
過去十年,森林鐵路發生四起意外,“九二一”地震毀了阿里山車站,“八八”水災更讓鐵路柔腸寸斷,至今仍未能全線修復。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廖本全表示,森鐵已不只是“安全”的問題,“就算把鐵路周遭五米全部凈空,樹不會倒了,也難保不會有另一種災害發生。”
廖本全呼吁臺當局面對翻車事故,不能只檢討鐵路問題,“就像切爾諾貝利爆炸后,專家以為改進安全技術就沒問題了,直到又發生日本福島核災。”應考慮限制游客人數、降低開發的強度、復育山林,包括小火車該不該繼續下去,都該通盤思考。
“地球公民協會”理事長李根政也認為,阿里山森鐵已陷入“危險狀態”,砍樹、改水泥、換更堅固的車廂,只會造成更大的災難、更多的人命損失。“阿里山再也無法承受如此高強度的觀光業開發。大型游覽車本來就不適合開到山里去,游客數量的限制是一定要的。”
李根政呼吁,山區“無政府”的狀態必須立刻改變,林務局如要復駛阿里山小火車,不能再只問工程專家,而是要把地質、生態、水土保持、歷史文化等各領域的學者都集合起來,組成調查團作完整的評估,并把證據攤在陽光下,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關起門自己決定。
“農委會”則堅持修復阿里山小火車,“主委”陳武雄前天已宣示“絕對不會放棄森林鐵路!”“副主委”胡興華28日重申,森林鐵路有文化性、生態性,是臺灣寶貴的歷史及觀光資產,不能因為一、兩次意外因噎廢食。
林務局副局長李桃生則說:“廢是絕對不能廢的,但可以研究后續減班、限制游客數量。”
臺“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表示,阿里山森林鐵路是日殖時代的產物,是“既成鐵路”,復建不需經過環境影響評估。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