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趙焱
委內瑞拉政府當地時間5日宣布,總統查韋斯于當天下午病逝。這位曾被稱作“不死鳥”的委內瑞拉領導人一直是位頗有爭議的人物,是“英雄”抑或“梟雄”有待評說,但“后查韋斯時代”已然來臨。
按照委內瑞拉憲法,查韋斯逝世后將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在大選中,是現任副總統、查韋斯指認的接班人馬杜羅如愿以償還是反對派推出這個國家新“掌門”?政權更迭能否順利?今后委內瑞拉這款拉美“快車”將駛向何方?
得益于推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查韋斯政府已為自己奠定了堅實的執政基礎。在執政10多年間,查韋斯歷經多次選舉、公投,屢屢獲勝,可見他廣泛的民意支持。輿論普遍認為,以目前形勢看,馬杜羅的勝算略高。
在查韋斯執政期間,委內瑞拉反對派多年不成氣候。但近一兩年來,在西方勢力支持下,反對派力量大幅上升。在去年10月大選中,查韋斯的得票率為54.42%,反對黨候選人卡普里萊斯贏得44.97%的選票,反對派實力增長之快窺見一斑。這也為新的選舉結果增添了新的懸念。
在外交方面,對委內瑞拉來說,美國始終是個關鍵國家。查韋斯是公認的“反美斗士”,查韋斯的政府在意識形態、政治立場方面與美國針鋒相對。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美國的霸權主義,并在外交上與美國關系持續緊張。
但有意思的是,委內瑞拉在經濟上又高度依賴美國,即使在查韋斯執政期間,委內瑞拉仍把向美國出售石油作為經濟支柱。而同時美國經濟對委內瑞拉石油也有所依賴,美國若想在短期內尋求能源替代國也不太可能。在后查韋斯時代,委內瑞拉與美國的關系是否會有所緩和呢?
在整個拉美地區,查韋斯是反美的一面旗幟,還“招呼”了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和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等一批“小兄弟”。為擺脫美國對該地區的束縛,推動拉美和加勒比區域一體化,他倡導成立了“玻利瓦爾美洲聯盟”、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等沒有美國參與的組織。
雖然近年來阿根廷、巴西、烏拉圭作為三個經濟較發達國家通過民主選舉確定了左翼政黨的地位,有分析人士認為,即使沒有查韋斯這樣高調的地區一體化推動者,在短期內拉美左翼政黨地位仍然穩固。但查韋斯的離去真的不會影響拉美左派勢力嗎?
作為政治人物,查韋斯的人氣很高。最近幾年,每次拉美地區會議期間,如果看到一大群記者“呼啦”一下圍過去,那肯定是查韋斯“駕到”。但他的領袖“風范”獨樹一幟,極具個性。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查韋斯離世后,拉美地區很難再覓到一位同樣色彩鮮明、個性張揚的領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