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就知道張國榮,那時候還在上初中,第一次聽他的歌,覺得歌很好聽,但是并不喜歡他唱的感覺,始終不明白為什么他的聲音那么低沉,粗啞還有人喜歡,可能年齡的原因無法體會他歌中的意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生活中經歷了溝溝坎坎,偶爾某一天收拾房間又翻出了那盤擱置很久的磁帶,放在錄音機里再聽張國榮的歌。低沉略帶憂郁的聲音,與少年時候聽時的感覺完全不同,原來他是用一種情緒在歌唱,能感染聽者心靈的情緒。
看過張國榮很多部片子了,香港演員戲路挺寬的,他們什么都敢演。《鼓手》里癡愛著鼓的少年;《倩女幽魂》里是個膽小多情的書生;《胭脂扣》里是想愛又不能堅持到底的豪門少爺;《英雄本色》里是充滿正義感的莽撞警官,《阿飛正傳》中內心孤獨的浪蕩子,《東邪西毒》里為女人遠離爭斗的西毒,《霸王別姬》里愛戀師哥的花旦,《金枝玉葉》里渴望愛情的音樂人……所有的角色都帶有他本身的特制,憂郁中的浪漫。即便是張國榮的鬧劇片也很有意思,天生做演員的料,演什么象什么。
欣賞他是源于《阿飛正傳》,從來看他的片子都是輕輕松松的,甚至有些不認真,可是這部影片,一直是記憶中最深刻的,阿飛的浪蕩不羈,孤獨無依,散漫任性,就象是張國榮本人。有一段情節(jié)是阿飛在窗前跳舞,舞姿本身很誘惑,溫暖曖昧的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帶著動感的撒阿飛身上,他隨著音樂擺動身體,神情淡然,沉醉,不知道為什么,散發(fā)出來的孤獨感卻是一種絕望的氣息。
這是一個天生就會被愛的男人,在他的生活中,經歷了女人和男人,他曾經說如果毛舜筠當年嫁給他,也許人生就變了……可是命運就象有點嫉妒這樣一個比女人還嫵媚的男人,把更多的坎坷加在他有些單薄的身軀上。不管女人或是男人,都會迷惑于張國榮深情略帶憂傷的眼神,他的眼睛象是一汪潭水,幽深,飄渺,令人無法撲獲他的內心世界,一個男人怎么能有這樣一雙極度誘惑的眼睛,在憂郁的表情里是不是就預示了他與常人不同甚至有些悲劇的生活。
每每想起世界上已經少了一個真正的花樣男子,心里就有一種酸楚的感覺,看他的影片,聽他的歌,感受他曾經帶給內心的那些感動,在去年4月1日的那個傍晚,當他的身體在空氣中輕輕飄落的時候,他于是真的化作了色彩絢麗的蝴蝶,在風中飛舞著他短暫而精彩的一生。
(請少等,正在下載《風繼續(xù)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