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提問: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大會的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我們如何領會和把握黨的十七大的這一主題?
省委黨校副校長李永清教授解答:
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首先要深刻領會十七大的主題。這個主題,是報告的靈魂。主題鮮明地向黨內外、國內外莊嚴宣示了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我們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發展目標繼續開拓奮進等重大問題,關系全局,影響深遠,必將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引導我們的偉大事業更加順利地向前發展。
領會和把握大會的主題,首要的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十七大報告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十七大報告的全部內容,都是以這面旗幟貫穿和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領會和把握大會的主題,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1945年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2002年黨的十六大又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鮮明地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主要標志的一系列重要的戰略思想。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指導思想的基本內涵,自覺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黨的科學理論全面統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發展。
“繼續解放思想”是對全黨在思想路線、精神狀態方面的一項重要要求,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解放思想必須在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前提下,切實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大膽嘗試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路子、新辦法。要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把握大局,認清使命,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真正做到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堅持改革開放”,是十七大主題對全黨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是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征。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同時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十七大報告將這些經驗概括為十個結合,非常深刻而富有新意。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十七大的主題要求“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是新形勢下的兩大重要目標和任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落實。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兩者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十七大報告精辟論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領會十七大的主題,必須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十七大從實際出發,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黨的十六大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增強發展協調性,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強文化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建設生態文明等五個方面,這對于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一條:張全新: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下一條:包心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我們黨和國家來說為什么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