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委機關報大眾日報(2009-04-02 A4 )
|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 傅夢孜
4月1日,參加G20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會見,成為最吸引全球眼光的重頭戲。中國最高領導人與美國新科總統的首次會晤,可以說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換屆后中美元首最早的一次會見。在一個新的起點,兩國元首會面對中美關系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
美中雙方互有所需
作為后起的大國,中國與現存超級大國的關系如何定位與推進,這次會晤可以看出某種風向標。奧巴馬認定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提出美中兩國要發展積極合作全面關系,可以說是美國最高當局對中美關系未來的表述。兩國同意將原來的“中美戰略對話”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合二為一,升級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新機制,以此為新平臺加強雙邊就重大問題的協商與合作。
美國新政府上臺之初對華政策主調是積極的。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國正面臨一場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動蕩,美國需要中國。中美兩國過去八年在反恐怖、防擴散、地區安全等方面加強了合作,經濟上相互依存可謂達到了空前的狀態,如中國持有的美國政論債券就高達上萬億美元,美中雙方互有所需。把握好這對關系無論對中國,還是對美國都有重大的戰略利害。
磨合還需進一步
奧巴馬上臺后,中美關系開局不錯,但磨合還沒有完全到位,固有矛盾依然存在,一些小摩擦也時而可見。
新任財長蓋特納在國會提名聽證會上就口無遮攔地“頂撞”中國,說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直到副總統拜登出面澄清這非美國政府立場才平息中方的批評。
美“ 無瑕號” 深入中國領海引發與中國船只對峙,雖然雙方均有所克制,但美太平洋總司令基廷3月 19日還在指責中國“不愿意遵守公認的行為準則或交通法則”。中國“ 兩會”期間溫總理答記者問時表明了“不差錢”的中國對在美巨額資產安全的擔心,并要求美國政府確保中國在美資產安全。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呼吁建立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的提議,從奧巴馬到蓋特納和伯南克的消極性表態也可知,對國際金融體系與秩序的改造并非易事。
應該說,由于奧巴馬剛上臺,中美的接觸才剛開始,奧巴馬在國內政治上同樣受制面不少,丟掉了白宮的共和黨人仍在看奧巴馬如何救經濟的戲。但中美兩國元首顯示了把握新時期中美關系大局的政治勇氣,中美元首會晤后兩國仍需加強接觸與磋商、 進一步化解疑慮、深化合作,使中美關系進入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
有期望也有雜音
美國國內學界近年來也罕見地出現過一種新的期望,即鑒于中美兩國形成了事實上如此緊密的相互依賴,作為世界政治舞臺兩個超重量級大國,一種建立中美“兩國集團”(即 G2 )的倡議悄然產生。這種建議如果早 10年,甚至在中美關系處于“最好時期”的布什任內都是難以設想的。
盡管 G2 的設想只停留在學者層面,尚未得到中美官方層面的任何說法,但早已引起一些國家的擔心,這是世界政治的常態。日本《選擇》雜志曾載文擔心日本將在中美“蜜月”的夾縫中被埋沒,甚至擔心“中美合作主導世界”。俄羅斯媒體甚至一方面夸張地認為,中美接近可能“瓜分”世界,另一方面對中美兩國“同舟共濟”能劃多遠也抱持疑慮,等等。
中美接近的意義是重大的。胡主席與奧巴馬的會見所預示的政治內涵會及時為世界各國所解讀。一種“積極合作全面的關系”有益于中美兩國,也有益于地區與世界的發展、穩定與繁榮。中國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大國,將會以中國國家利益為準繩、不懷惡意也不抱幻想發展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關系,與國際社會一道努力建設一個和諧世界。這正是我們期望中美元首會晤的積極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