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機關報大眾日報(2009年2月28日A5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 余翔
引言:隨著經濟衰退在歐洲蔓延,在彌漫的催淚瓦斯與血色的暴力沖突中,冰島、比利時和拉脫維亞政府相繼垮臺;東歐國家民眾“強烈的不滿情緒”開始涌動,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國家已演變成街頭暴力;以歐洲舵手自居的法國1月份 250萬人同時罷工宣泄對政府的不滿;英國、愛爾蘭等地2 月份以來爆發的罷工潮至今未歇。
隨著金融危機之毒進一步侵入實體經濟,歐洲國家、尤其是東歐國家政局不穩、種族沖突、移民、社會保障等問題將進一步突出。諸多因素有可能導致西班牙、波蘭、匈牙利等國發生社會動蕩,歐洲社會穩定面臨考驗。
其一,歐洲實體經濟全面惡化加劇失業。據歐盟委員會預測,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國民產值在 2009年都將進一步萎縮,歐盟 2009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8% ,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率為-1.9%。歐洲將面臨二戰后最困難的時期。金融危機加劇了失業狀況。據預測今年歐盟整體將有多達350萬人失業。這支失業大軍勢必成為引發社會動蕩的“定時炸彈”。
其二,歐洲有再次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受住房需求疲軟、歐洲房地產市場急劇下跌、銀行信貸緊縮及消費者信心低迷的影響,金融危機還可能進一步向信用卡、汽車消費貸款、學生貸款等領域蔓延,尤其是企業債市場,在 2009年的上半年很可能再次爆發信貸危機,并進一步加劇信貸緊縮局面。目前企業債中垃圾債券的市場規模高達1萬億美元,預計2009年9月其違約率將有可能從目前的 2.68% 上升到12% 。
此外,東歐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危機或將拖垮西歐金融體系。據報道,在向新興市場國家提供的總額超過 4.9萬億美元的貸款組合中,西歐國家占的比例高達74% 。一些東歐國家目前的債務已達到極其危險的程度:匈牙利外債已增至本國GDP 的兩倍多,波蘭、捷克這一比例高達100% 。這些國家的債務違約將引發西歐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其三,救市導致的高額財政赤字,將導致社會福利支出被壓縮。金融危機之下,政府撥出巨資救市幾成最后救命的稻草,而斥資救市的結果必然是公共財政赤字的激增。面對美國市場需求的減弱和新興市場需求的不足,歐洲難以依靠外部需求。預計2009年拉動歐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將來源于鼓勵投資和拉動內需的財政刺激政策。龐大的財政赤字刺激計劃將導致許多歐洲國家超過《歐洲聯盟條約》規定的財政赤字警戒線。一方面要刺激經濟,另一方面要防止出現過度赤字,別無他法,政府唯有削減公共開支,而社會福利勢將首當其沖。
其四,競選爭斗、歐洲國家間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勢力抬頭都將加劇社會不安的風險。2009年是歐洲名副其實的選舉年,除歐洲議會選舉之外,東歐方面,從斯洛伐克到立陶宛、保加利亞以至烏克蘭都將舉行大選;西歐方面,德國亦將出現激烈的選戰。其間的爭斗將助推歐洲不滿情緒。歐洲的民粹主義政黨和民粹主義分子則可能借金融危機給民眾帶來的不安全感,煽動社會不滿情緒。
其五,東歐經濟轉型國家將是歐洲社會動蕩的重災區。首先,東歐轉型國家缺乏在市場條件下應對經濟、金融危機的經驗。20年來他們都沒有遇到過如此嚴峻的外部經濟挑戰。其次,預期和現實的巨大落差。原本期待加入歐盟能夠給他們帶來繁榮和穩定,結果卻事與愿違。這樣的失望情緒可能給政局穩定帶來嚴重的威脅。第三,這些東歐國家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外債占其GDP 比重比較高。隨著經濟衰退的爆發,國際短期資本迅速撤出,從而導致銀行倒閉或銀根緊縮、市場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