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室主任 唐志超
巴以戰火的突然而至,與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有很大的關聯性。以色列出兵加沙,不只是為了打擊哈馬斯,隆隆的炮聲也是對即將上任的奧巴馬一個提醒,更是一個警告。
加沙沖突不斷升級以及其所引發的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引起了國際社會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極大關注。不過,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至今仍保持緘默,以美國已經有了一個總統為由沒有發表評論。 但俗話說得好,“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巴以最新沖突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行將上任的奧巴馬不得不面對的第一個重大國際危機。能否妥善應對,將是對其聲譽和能力的一個重要考驗。
以色列之所以選擇在此時出兵加沙,輿論大多將之歸結以下幾個原因:第一,以色列希望借此阻斷哈馬斯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火箭彈,以保護以南部的安全;其次,重新迫使哈馬斯與以色列簽訂更具約束力的長期停火協議;第三,操縱選舉。一是最大程度削弱哈馬斯,支持以阿巴斯為首的巴勒斯坦溫和力量,借此助阿巴斯贏得原定于今年1月舉行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的選舉勝利,以重新改寫巴勒斯坦的政治力量對比;二是影響以色列即將于今年2月舉行的議會選舉。目前選舉在即,戰爭成為拉票的重要手段。 左翼的前進黨奧爾默特、工黨巴拉克與右翼的利庫德集團內塔尼亞胡等都想借對哈馬斯的強硬,以贏得更多選票。第四,扭轉近年來因沙龍中風、高層丑聞不斷、2006年黎巴嫩戰爭失敗等引起的以色列內困外憂局面,重塑以色列形象,重振軍威。
其實,還有一條更重要的,但卻被大多數媒體和專家忽視了,這就是奧巴馬因素。
眾所周知,小布什是以色列建國60年來最親以的美國總統之一。但是對新當選總統奧巴馬,以色列則一直惴惴不安,對奧巴馬政府的對以政策以及中東政策心里沒底。
在以色列人眼中,奧巴馬可能是一個靠不住的美國總統,可能不會像其前任那么親以。一方面,奧巴馬的宗教與族裔背景。他所帶有的黑人和伊斯蘭雙重屬性天然地將其與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聯系在一起,使其具有了天生的親緣關系。也正因為這一點,奧巴馬的當選在非洲和中東,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引起了熱烈反映,阿拉伯人普遍對奧巴馬寄予厚望。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巴勒斯坦人。另一方面,奧巴馬本人以及外交顧問班子競選以來對布什的中東政策基本持批評態度,不僅強調要與以色列的敵人伊朗、敘利亞對話,而且還可能承認哈馬斯的政治地位。此外,奧巴馬不僅承諾要將美軍撤出伊拉克,而且還要將反恐戰爭的中心戰場由中東轉移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這一立場是與以色列的國家利益和安全利益不相一致的。對此,以色列怎么能不擔憂?自奧巴馬參選以來,以色列媒體一直在討論奧巴馬是否親以,是否是一個反猶分子等話題。因此,以色列出兵加沙,不只是為了打擊哈馬斯,隆隆的炮聲既是給布什的“送行禮”,也是對即將上任的奧巴馬的一個提醒,更是一個警告。
巴以戰火的突然而至,無疑正給纏身于金融危機、伊拉克和阿富汗問題、印巴危機的奧巴馬增添了一個新的難題。毫無疑問,巴以問題將成為奧巴馬上任之初將要面臨的第一個重大外交考驗。如何不在上任之初就得罪以色列或阿拉伯、伊斯蘭世界?開罪了以色列和美國猶太人,奧巴馬的總統將很難做。但得罪了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繼續偏向以色列,則將使奧巴馬在上任之初就失去人心,這將對后續的中東政策、南亞政策和反恐戰爭的展開帶來逐步負面效應。但,最新的巴以沖突對其也是一個機會。如果抓住機遇,處理得當,沖突得到有效平息,奧巴馬將由此在國內外初步奠立其威望和聲譽,對消除小布什留下的負面國際遺產也將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