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國際研究院南亞研究室 樓春豪 孟買恐怖襲擊迄今已過去一個多月了,但印度和巴基斯坦間的緊張關系仍未有紓緩跡象。相反,雙方“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口水戰愈演愈烈,邊境地區的軍事對峙近期有所加劇,局勢驟然趨緊,大有“ 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印巴關系緊張主要體現在軍事和外交層面。一是軍事對峙已然升級。20日,印度政府召開國防部長、內政部長、三軍參謀總長和情報機構首腦參加的強力部門會議,評估印巴安全形勢。會后,印國防部宣布陸軍在4月份之前取消所有休假,邊境地區的陸空快反部隊進入戰備狀態。印陸軍參謀長迪帕克·卡普爾近日前往錫亞琴冰川和印控查謨·克什米爾前線地區,視察前線部隊的作戰部署。巴基斯坦方面,空軍已多日在伊斯蘭堡等城市上空警戒,部隊也向印巴邊境集結。陸軍參謀長基亞尼表示,如果印對巴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巴軍“將在數秒內予以最強有力的反擊”。扎爾達里總統也強調,巴政府和人民“將奮起自衛,直至流干最后一滴血”。 二是外交攻防拉開序幕。22-24日,印度召回百余名駐外使節舉行閉門會議。會上,外長慕克吉將巴基斯坦的恐怖主義形容為“對整個文明社會最大的威脅”,并表示“印度已經做好單獨行動的準備”。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參議院和國民議會分別于 23、24日通過決議譴責印度,并呼吁政府“向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和穆斯林國家派遣外交代表團,勇敢地進行外交反擊”。 在當前國際反恐形勢和經濟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兩個核國家間的緊繃關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但綜合各方因素判斷,印巴緊張關系雖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平息,且不排除在邊境地區擦槍走火的可能,但也不致失控到爆發大戰的程度。 首先,印度態度轉強主要是“安撫民眾”。孟買恐怖襲擊后,印度向巴基斯坦提出許多近似“指令”的要求,包括清剿巴境內恐怖分子、引渡恐怖嫌犯等。在各方壓力下,巴基斯坦采取了若干反恐措施,但在印度看來,這些措施遠遠不夠。現在,印反對黨大打“反恐牌”,指責政府“ 反恐不力”,媒體也火上澆油,國大黨政府面臨嚴峻的國內輿論壓力。隨著大選臨近,國大黨政府必須“有所作為”,向國民有個交代,并為自己撈取政治利益。不過,國大黨政府也清楚,一旦發生戰爭,最后勝出的將是代表印度教極端利益的反對黨--印度人民黨,而自己則很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其次,巴基斯坦態度強硬多是“出于無奈”。與印度方面的強勢相比,巴基斯坦則更多的是被迫采取強硬政策。孟買恐怖襲擊前,扎爾達里頻頻向印度揮橄欖枝,已招致軍隊和極端勢力不滿。襲擊發生后,扎爾達里在反恐、穩定政權、經濟復蘇和對付印度之間周旋,疲于應付。因此,巴基斯坦本身并不想激化印巴矛盾,只是由于印度方面態度突然轉強,扎爾達里政府無路可退,不得不針鋒相對。 再次,美國將全力防止局勢失控,以防沖擊其反恐戰略。目前,美國已在軍事部署上做好反恐重心向巴阿地區轉移的準備,將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作為反恐主戰場。印巴關系緊張不符合美國利益。一是巴基斯坦可能被迫減少在巴阿部落區的駐軍,從而使該地區的部落武裝得到喘息的機會,并轉戰阿富汗。二是巴國內激進勢力將在“抗印救國”大旗下,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奔旗下,恐怖勢力可能進一步壯大。 與2002年雙方在邊境陳兵百萬相比,此次印巴關系的緊張程度還在可控范圍之內。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的緊張關系將在一定時間內持續下去,并對地區穩定和國際反恐戰爭帶來消極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