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研究室 樓春豪
提要:印度緣何成為恐怖主義的頻發地?作者認為,印度恐怖主義的存在甚至泛濫有其特殊的歷史、宗教和社會原因,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9月13日,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系列恐怖爆炸,短短17分鐘內發生至少5起連環爆炸,造成20人死亡、 近百人受傷,這是印度今年遭受的第四起重大連環爆炸,也是新德里遭受的首次恐怖襲擊。
如每次遭受恐怖襲擊后一樣,印度政府立即宣布“加強公共場所的安全監控”,各政黨“紛紛予以譴責” ,地方邦政府“進入最高警戒狀態” ,警方“迅速逮捕若干嫌疑犯”。但是,重復的不僅僅是政府的反恐措施,還有恐怖分子的我行我素,甚至愈發囂張。自獨立以來,印度始終無法擺脫恐怖主義的侵擾,恐怖主義依然是影響印度內政、外交的重要議題。
人們不禁要問,頂著諸多光環的印度,緣何籠罩在恐怖主義的陰影之下?緣何成為恐怖主義的頻發地?
首先,克什米爾爭端懸而未決。印巴克什米爾爭端不僅引發了印巴間數次兵戎相見、軍事對峙,且催生了印度國內的伊斯蘭恐怖活動。為此,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維持大量駐軍,并懷疑恐怖分子在巴控克什米爾一側建立訓練營,對印度進行越境襲擊。今年6月以來,由于印控克什米爾政府試圖將一塊土地用于建設印度教神廟,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間爆發長達數月的騷亂。此次“9·13”連環爆炸中,宣稱對爆炸負責的“印度圣戰者”發表聲明,叫囂“近期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騷亂中,穆斯林兄弟遭遇歧視、蒙受屈辱”,“新德里的連環爆炸是為了祭奠死去的穆斯林兄弟”。
其次,教派沖突日益嚴重。印度既是宗教的大熔爐,也是教派沖突的頻發地,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印度教徒與基督徒之間都曾發生流血沖突。尤其是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間曾發生數次血腥沖突,如 1992年年底的阿逾陀事件、1993年孟買連環爆炸及2002年古吉拉特邦火車焚燒事件均引發了大規模流血沖突。在教派沖突中,穆斯林往往處于弱勢,許多無辜穆斯林慘遭殺戮,成為國際伊斯蘭恐怖主義煽動教派沖突的借口。近年來,帶有明顯激化宗教矛盾、挑起教派沖突目的、針對宗教場所和特定宗教人群發起的恐怖襲擊接二連三。如今年“5·13”齋普爾連環爆炸、“7·25”班加羅爾連環爆炸和“7·26”艾哈邁達巴德連環爆炸,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都是代表極端印度教主義的印人黨的執政邦,且襲擊聲明都是“報復印度教徒對穆斯林兄弟的摧殘”。
再次,貧富差距非常嚴重。印度雖然保持多年8%左右的經濟增長率,但人口多、底子薄,貧困線以下者仍占總人口的22%,且階級、城鄉和區域之間發展日益失衡。東北各邦和中部山區存在大面積貧窮,成為分離武裝和左翼激進勢力的生存土壤,辛格總理曾形容左翼激進勢力是“印度國內最大的安全威脅”。
最后,恐怖分子“本土化”加大政府治理難度。“基地”等國際恐怖組織日益重視培育本土伊斯蘭恐怖分子,“泛伊斯蘭圣戰”出現“印度本土化”趨勢。“印度伊斯蘭學生運動”(SIMI)、“印度圣戰者”(IM )都是典型代表。近一年破獲的數起恐怖案件表明,印本土穆斯林已成為“基地”等恐怖組織的重點招募對象。 本土恐怖分子對當地情況非常熟悉、獲取炸彈素材不易受懷疑,且因為能夠方便地聚在一起策劃襲擊,避免因使用通信設備遭印度情報部門監測,這些都加大了政府的打擊難度。
總之,印度恐怖主義的存在甚至泛濫有其特殊的歷史、宗教和社會原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徹底割除這個毒瘤,印度政府和人民任重道遠。
印度發生連環爆炸致百余人死傷
新華社專電 印度警方14 日說,警方已經逮捕數名涉嫌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制造連環爆炸的嫌疑人。
新德里 13 日發生至少5起爆炸事件,一個自稱為“印度圣戰者”的武裝團體宣稱對爆炸負責。新德里警方發言人拉贊·巴加特說,截至14日早上,爆炸已致死20人,致傷至少98人。
巴加特說,爆炸發生后,警方連夜在新德里展開搜捕,已逮捕“數人”,“我們找到了關鍵線索,希望不久破案”。巴加特沒有詳細說明嫌疑人身份和被捕地點。不過,當地媒體報道,警方在行動中逮捕10人。
印度今年早些時候發生兩起連環爆炸事件。 5月,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浦爾發生連環炸彈爆炸,至少造成 60人死亡。 7月,西部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市發生連環爆炸,造成至少 45人死亡。警方至今沒有破案。
上圖:9月13日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市場,警方在爆炸現場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