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研究室 樓春豪
8月2-3日,第15屆南盟峰會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召開。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阿富汗、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馬爾代夫8個成員國及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歐盟、伊朗和毛里求斯等7個觀察員國的近千名代表出席本屆峰會。
與往屆峰會不同,本屆峰會恰逢南亞反恐形勢日趨嚴峻和印巴關系陷入低潮之際,自然受到格外關注。
安保措施空前嚴密
峰會召開前1個月,南亞安全形勢趨于惡化。7月25、26日,印度班加羅爾和艾哈邁達巴德連續發生20余起系列爆炸,死傷200多人。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和聯邦直轄部落區反恐形勢不容樂觀,巴塔利班(TTP)公然威脅西北邊境省政府下臺,聯邦直轄部落區的極端組織被美國政府稱為“不斷聯合,正形成恐怖辛迪加(syndication)”。阿富汗塔利班重趨活躍,不斷襲擊反恐聯軍。
在此背景下,斯政府對峰會安保工作絲毫不敢怠慢,共出動近2萬名軍警負責安保工作。印度甚至在科倫坡近海部署戰艦、 派遣“黑貓”特種部隊待命。
反恐議題“喧賓奪主”
南盟成立初衷是為了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因此,經濟議題一直是歷屆峰會的主要議題。但本屆峰會上,反恐已然“喧賓奪主”,成為峰會最受關注的議題。
除馬爾代夫和尼泊爾領導人外,其余各國領導人均在演講中呼吁加強聯合反恐的努力。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甚至公開指責“巴基斯坦的恐怖勢力日益得勢” ,“巴基斯坦為恐怖主義提供系統支持”。印度總理辛格形容恐怖主義是“南亞穩定和發展的最大威脅”,強調“恐怖主義無國界” ,“任何國家都無法承擔反恐戰爭失敗的代價”。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稱“巴是恐怖主義最大受害國”,呼吁印巴聯合打擊恐怖主義。印巴兩國總理還在峰會期間舉行會談,承諾就近期發生的恐怖事件展開聯合調查。
峰會最后發表宣言,“強烈譴責任何形式的恐怖暴力,深切關注恐怖主義對地區和平、穩定和安全構成的嚴重威脅”,強調“各國在打擊恐怖主義和跨國有組織犯罪問題上,將開展可能的最強有力的合作”,并決定年底在伊斯蘭堡舉行內務部長會議。
合作應對高通脹困局
南盟成員國總人口達15億,其中貧困人口達5億,占全球貧困人口的一半,南盟8國中有5個是最不發達國家。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和全球糧、油、礦價格高漲的沖擊,南亞各國均陷入通脹高啟和經濟增速減緩的困局。本屆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強調要加強應對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問題。新當選的南盟峰會主席、斯里蘭卡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指出,南亞地區面臨糧食短缺、能源緊張、貧困加劇等發展問題,只有各國攜手合作,才能應對這些挑戰。印度總理辛格呼吁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率、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呼吁各國盡快簽署協定,落實上屆峰會倡導的“南盟糧食銀行”成立事宜,確保有關各國在遇到嚴重自然災害時得到有效救助。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強調加強能源開發和利用的合作,尤其是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資源的開發。作為峰會成果,會議簽署了成立南盟發展基金的協定,促進南盟成員國的社會發展。
保持開放繼續“擴編”
2005年達卡峰會上,南盟實現成立 20年來首次“擴編”,阿富汗被接受為新成員,中、美、日、韓、歐盟和毛里求斯等國成為南盟觀察員;2007年新德里峰會正式簽署阿富汗加入南盟的聯合聲明,并吸收伊朗為觀察員。本屆峰會上,南盟繼續保持對外開放姿態,吸收澳大利亞和緬甸為觀察員。
未來,南盟對外開放程度將進一步擴大。首先,區域一體化已成國際趨勢,較其他區域組織相比,南盟發展已相對落后。其次,印度希望借助南盟平臺運籌大國關系,擴大自身影響。第三,南亞中小國家希望借助域外大國的參與,平衡印度的影響。最后,域外大國希望積極參與南盟一體化進程,保持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8月2日,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舉行的第15屆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南盟)首腦會議開幕式上,印度總理辛格(左)經過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身后。當日,辛格和吉拉尼在科倫坡舉行閉門會議,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全面對話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