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所所長、研究員 馮玉軍
7月15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俄羅斯外交部駐外使節會議上發表講話,闡述了俄羅斯新的外交觀點和外交路線。
自梅德韋杰夫今年5月就任俄總統后,國際社會一直密切關注著這位年輕總統會給俄對外政策帶來何種變化。而新構想正是這位新總統的對外政策宣言,它確定了俄羅斯實現強國復興的對外政策目標、原則和優先方向。
外交自信心增強
與2000年版“對外政策構想”相比,新構想的一個突出特色就是俄羅斯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構想強調,“21世紀初國際關系的變化以及俄羅斯地位的增強,要求以新的視角審視國際環境,在考慮到國際作用增強的前提下重新思考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俄羅斯必須肩負起國際責任,不僅要參與國際議事日程的實施,更要參與它的制訂!笨梢钥吹,俄羅斯對自身在世界上所處位置和定位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如果說,8年前的外交政策重點是“反對單極世界,那么俄羅斯認為現今這個任務已經完成,西方已經逐漸喪失在全球事務中的壟斷地位,俄羅斯從此要擔負起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的重大責任。
對外政策自信心的增強無疑源自于俄羅斯近年來的經濟增長與政通人和。國際分析人士認為,“俄開始了自彼得大帝趕超西方以來的又一個周期”。
高度關注與中印的合作
新構想強調,俄羅斯奉行公開、可預見和務實的對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確保國家安全,捍衛和加強主權及領土完整,提高俄羅斯的國際威望,促進建立公正和民主的全球進程。
新構想提出,俄羅斯對外政策在全球層面的優先方向有三:一是建立新的世界體制,在充分發揮聯合國在維護世界穩定、安全與發展方面作用的同時,拓展在“八國集團”、“俄中印三角”、“俄中印巴金磚四國”等多邊框架下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目前對中、印、巴等新興國家給予了高度關注,力圖通過拓展與新興國家的合作推動新世界體制的建立;二是維護國際法的尊嚴與權威;三是加強國際安全。
俄對亞洲外交政策的重點是發展與中國和印度的友好關系,在對國際關鍵問題的原則性態度相吻合的基礎上,加強俄中各領域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并將這一關系作為地區乃至全球穩定的基本組成部分。
關于俄美關系,構想指出,俄羅斯同美國具有巨大的互利合作潛力,對全球戰略穩定及國際局勢具有關鍵性影響,俄要與美開展協作。俄美關系必須步入戰略伙伴關系狀態,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解決分歧。俄羅斯主張與美國達成裁軍和軍控方面的新協議,加強在航天、反導、核不擴散等領域的相互信任。
俄對歐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公開和民主的全地區集體安全與合作系統,主張通過確保俄羅斯、歐盟和美國平等協作的途徑來實現歐洲沒有分界線的真正統一。
新構想的出臺是俄羅斯權力交接后對外政策領域的一個重要舉措。俄羅斯著名學者卡拉加諾夫認為,梅德韋杰夫的外交理念在繼續普京路線的同時又有了新的發展。《獨立報》發表文章說,梅德韋杰夫的對外政策更加務實!赌箍乒睬鄨F真理報》則指出,“梅德韋杰夫不比普京溫和”,俄將繼續“在國際舞臺上捍衛俄羅斯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