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最近一段時期,中沙關系格外引人關注。沙特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獻了巨額捐款,得到了中國人民的普遍好感。國家主席胡錦濤專門為此與沙特國王阿卜杜拉通話,表示感謝之情。近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又訪問沙特,與蘇爾坦王儲共同簽署了兩國關于加強合作與戰略性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可以說,近年來中沙關系發展迅速,當前的中沙關系已處于歷史上最好時期。 沙特的雞蛋不再只放“美國籃子” 歷史上,由于意識形態等因素影響,沙特對中國存有偏見和敵意,直到1990年7月才與中國建交,是22個阿拉伯世界中最晚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但是,兩國雖然建交晚,但各方面關系發展異常迅速。雙方不僅在經貿、能源和投資領域進行了廣泛合作,還在政治上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中沙關系已成為中阿合作的一個典范。 中沙關系的飛躍發展既反映了沙特對外戰略的變化,也顯示了中國在沙特外交戰略中的地位在不斷提升。傳統上,沙特的外交重心是沙美關系,安全上主要依靠美國,對外政策也追隨美國,是美在中東及海灣的傳統盟友和支柱。但是,“9·11”事件后,由于多名劫機犯來自沙特,美國內掀起反沙特浪潮,認為是沙特哈瓦比主義豢養了本·拉登等恐怖分子,為此美大力向沙特施壓,要求其進行民主政治改革,甚至通過減少從沙進口石油,限制沙特人入境等措施與沙特拉開距離,沙美盟友關系出現裂痕。在此背景下,沙特對外戰略進行重大調整,決心不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決意推行多元外交戰略,加強與歐盟、俄羅斯以及包括中國、印度和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的關系,以擺脫、減輕對美的依賴。 阿卜杜拉:“沙特的未來在中國” 發展與亞洲的關系被稱為“東向”政策,其中與中國的關系則是重中之重。 2005年8月,阿卜杜拉繼任國王后,其多元化外交路線更加明顯,并將對華關系作為新的戰略重點。沙特重視中國,有多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以華制美”,減輕對美依賴;二是看好日益崛起的中國的發展前景,希望與中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三是看重中國潛力巨大的市場以及能源市場。正如阿卜杜拉國王指出的,“沙特的未來在中國”。 上萬億“石油美元”尋找投資機會對中國而言,發展中沙關系也具有重要意 義。第一,沙特號稱世界“石油王國”,擁有全球第一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儲量占全球的近19%,日產量達950萬桶原油,與缺乏能源的中國正好形成優勢互補。中國目前的石油進口一半來自包括沙特在內的中東地區。 其次,沙特擁有上萬億“石油美元”,正四處尋找投資機會,對中國的投資潛力很大。 正因為中沙具有共同的政治需求和強大的經濟互補性,中沙建交以來,尤其是2006年兩國元首成功互訪后,雙邊關系發展突飛猛進。 第一,中沙能源合作步伐不斷加大。繼1999中沙簽署《兩國能源合作備忘錄》以來,2007年我從沙進口原油已由2000年的573萬噸增至2633萬噸。目前,沙是我在中東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其次,雙邊貿易發展迅猛。目前沙特已連續7年成為我在中東最大的貿易伙伴。1990年中沙建交之初,雙邊貿易額僅2.96億美元。2007年已增長到253.6美元,比18年前建交時增長了80多倍。今年1-4月雙邊貿易額為107.7億美元,同比增長54%。預計未來2-3年,將達到500億美元。 三是雙方相互投資不斷擴大。目前,中國公司在沙特有能源、水泥、鋁、交通等多個項目,涉及資金近百億美元。同時,“9·11”后,沙特逐漸從美撤資,開始轉向亞洲,特別看好中國市場。 近年來,沙特石油美元已進入我能源、石化、金融、房產等領域。沙特在福建、青島、天津和大連欲投資數百億美元修建煉油廠,并計劃在海南修建石油儲備基地。沙特王子阿瓦利德斥資近百億美元認購了工行、中行和建行的股票。此外,雙方在軍事、安全、文教、衛生、科技、宗教、體育等領域還開展了廣泛合作。 正如習近平副主席和阿卜杜拉國王在會見時所說的,中沙不只是經濟上的伙伴,更是真誠的朋友。中沙戰略性合作關系前景看好。 ■背景 海灣盟主——沙特 沙特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穆斯林世界的“盟主”之稱,是伊斯蘭兩大圣地“麥加”、“麥地那”所在地,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由于石油美元激增,外交日益活躍,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也不斷提高,與埃及并稱阿拉伯“雙雄”。 此外,沙特還是海灣合作委員會的“老大”。海合會是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的一支獨特力量,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保障國際能源供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