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朝鮮半島研究室 陳向陽 5月29日,韓國農林水產食品部宣布,將從6月3日起全面進口美國牛肉。這加劇了韓國民眾對感染瘋牛病的擔憂,致使民眾反政府示威游行愈演愈烈。6月7日、10日,韓國兩次舉行超過10萬人次的大規模示威游行,高呼“李明博下臺”。李明博不得不頻頻向國民道歉,請求諒解。6月19日,李明博再次就牛肉問題向國民道歉,稱“望著燭光示威,(對自己)沒能侍奉好國民深感內疚”。 牛肉風波導致李明博執政陷入危機,但輿論一般認為,李不會因此而下臺。原因有三: 一、韓國政治比較成熟,李不會因示威游行或國會彈劾而下臺 一方面,韓國政治歷經金泳三、金大中和盧武鉉三屆文人政府后,民主觀念已深入人心。6月7日,盧武鉉公開表示,推動李明博政權下臺“既不符合憲政秩序,也不符合民主主義秩序。”6月10日,10多萬民眾在青瓦臺前和平示威,但并未演變成沖擊青瓦臺的暴力事件。另一方面,按照韓國憲法,韓國總統經國民直接選舉產生,只有國會2/3以上議員通過并經憲法法院裁決后才能將總統彈劾下臺。目前,執政的大國家黨占國會299席中的164席,而最大在野黨統合民主黨則只有83席,根本不可能在國會通過彈劾案。2003年3月12日,韓國國會雖然通過了對盧武鉉的彈劾案,但最終還是被憲法法院判為無效。 二、民眾強烈不滿李明博的武斷風格,但仍想給李改正的機會 李明博政府希望韓國民眾能“享用物美價廉的美國牛肉”,但在處理手法上存在諸多欠缺,與民眾溝通嚴重不足。4月15日至19日,李明博首與布什舉行峰會時,宣布將進口美國30月齡以下的牛肉。5月8日,總理韓升洙表示,韓將甄別牛肉為20還是30月齡,否則一概退回。5月中旬,韓國卻表示將進口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盡管99%的瘋牛病都發生在30月齡以上的牛身上,但負責牛肉談判的農林水產食品部從未進行任何安撫和解釋。對此,連一向親李的《朝鮮日報》也批評李明博政府的溝通能力不及格。 不過,民眾雖然對李感到不滿,但并不希望被其他政治勢力所利用。6月4日,牛肉問題導致大國家黨支持率大幅下降,致使其在地方行政長官再補選中慘敗,但統合民主黨的支持率卻未因此而明顯上升。6月16日,現代工會首次投票否決了參與上級工會組織的牛肉總罷工提議,表明工會成員已厭倦“政治性罷工”。5月31日民調顯示,68.9%的民眾認為李“做得不好”,但仍有51.0%的人相信李今后“會做得好”。顯然,民眾仍想給李明博一個改正的機會,以落實其競選承諾。 三、牛肉問題可能使李明博“因禍得福” 受牛肉問題的刺激,李明博已大幅調整其人事和經濟政策。人事上,李一方面表示將撤換總統府秘書室室長柳佑益、全部首席秘書及將近一半的內閣長官,并擬邀請“非嶺南、非高麗大學、財產30億韓元以下”等人士出任重要職務,以實現任人唯賢。另一方面則加強與統合民主黨黨首孫鶴圭、自由先進黨黨首李會昌等人的溝通,并準備邀請大國家黨前黨首樸槿惠出任總理,以縮小朝野、派系間的對立。經濟上,李近日宣稱將把恢復平民經濟作為首要執政目標,并制定10萬億韓元的《民生穩定綜合對策》,計劃向每位低收入者和小私營企業發放6萬至24萬韓元的燃油補助。大國家黨內的親李派議員稱,李若能成功改革人事弊端,恢復韓國經濟,很可能像克林頓那樣功成名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