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艾奧瓦州舉行了選舉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的黨團會議。這是全美各州兩黨總統選舉初選的第一站,標志著2008年大選正式拉開帷幕。 艾奧瓦初選的勝利,屬于兩個美國政治中的新手:在艾奧瓦這個白人占絕對多數的州進行的初選中,來自伊利諾伊州的黑人參議員貝拉克·奧巴馬最終戰勝了另外兩位民主黨參選人愛德華茲和希拉里·克林頓;在共和黨這邊,兩個月前還不為普通美國民眾所知的前阿肯色州州長麥克·赫卡比拔得頭籌,超越了比他名氣大很多的前馬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參議員麥凱恩、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等人,取得了本黨初選第一站的勝利。應該說,奧巴馬和赫卡比兩人在各自黨內都屬于新生力量,許多人認為他們是遠離傳統政治,開辟政治新時代的代表人物。他們二人的獲勝確實給美國政壇吹來了一股清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選民追求變革的強烈愿望。《紐約時報》1月4日的一篇針對艾奧瓦初選結果的評論以《兩場地震》為標題,而《芝加哥論壇報》的文章說:"在這樣一個夜晚,一個強烈的信息是,選民們為一種別樣的政治所打動,尤其是那些對存在已久的黨派斗爭感到厭倦的獨立選民。"但是艾奧瓦畢竟是美國中西部的一個 小州,第一站初選的意義不應被過度解讀。從目前選情看,形勢仍然撲朔迷離,很不明朗,未來影響兩黨初選及大選結果的變數仍有很多。首先,在兩黨內部,雖然奧巴馬和赫卡比分別在艾奧瓦獲勝,但他們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優勢。根據艾奧瓦選舉后的民調顯示,在民主黨內,希拉里·克林頓在美國全國范圍內的民意支持仍然領先超過20個百分點。而在共和黨內,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則處于微弱的領先地位,緊隨其后的是參議員麥凱恩。在即將于1月8日進行兩黨第二站初選的新罕布什爾州,目前希拉里和奧巴馬兩人的支持率相互膠著,在共和黨方面,領先的則是參議員麥凱恩,這說明,奧巴馬和赫卡比還難以把一場戰斗的勝利擴大為整個戰役的勝利,他們在艾奧瓦州贏得的先機,隨著兩黨初選的深入展開,隨時可能旁落于其他參選人手中,而目前兩黨都沒有哪位候選人有絕對把握贏得初選。 另一方面,就兩黨形勢對比看,民主黨壓過共和黨而整體略占優勢。根據最新民調顯示,在美國選民最關心的10項議題中,民主黨在經濟發展、穩定伊拉克形勢、醫療保健等7個議題上的政策主張都比共和黨更受民眾支持,而共和黨只在反恐、移民和價值觀3項上領先對手。同時,布什執政七年,對外發動伊拉克戰爭,對內造成貧富差距拉大、政治對立加劇的局面,布什本人民意支持率持續走低,民眾對現狀不滿程度較高,政治上求變的愿望強烈,這也使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民主黨。但目前距大選畢竟還有10個月,其間仍可能有許多事情發生,大選結果將受兩黨候選人個人情況、今年美國政治、經濟及外交形勢變化等許多變數影響。因此最終誰能問鼎白宮,眼下尚難預測。 從今年美國大選的重點議題來看,近期,兩黨候選人辯論的焦點和美國選民最關注的話題,正在向國內議題轉移,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的蔓延,加上油價不斷攀高等因素的影響,普通民眾對當前經濟狀況感覺較差,經濟議題日益突出,而去年曾是主要競選議題的伊拉克問題受關注度略有下降。另外,移民、教育、醫療保健等議題比較突出。據蓋洛普民調顯示,過去幾個月中,美國選民對伊拉克戰爭的關注度逐月下降,而對經濟的關注度則逐月上升。更多的選民認為美國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在于經濟。相比之下,選民對事關社會道德倫理和價值觀方面議題的關注度較低。 在現階段,對華政策未成為美國2008年大選的重要議題。此前,兩黨主要總統參選人都曾就外交議題發表了較為系統的文章和論述,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在總體對華戰略上有相對理性的主流觀點,都傾向于認同和繼承目前的對華政策框架,比較突出的議題是中美經貿和中國產品安全問題。但是,隨著選舉的展開,尤其是如果今年美國經濟表現欠佳,困難較大,也不排除美國內“經濟民粹主義”情緒高漲,“中國問題”被政治化炒作,使美對華政策受到一定沖擊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