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的復雜程度,以及世界對待中國崛起的復雜心態,讓“中國”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復雜的話題之一。日前,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奉行的建設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政策,認為此政策將會使中國在維護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并將促進所有與中國有貿易與投資關系的國家的經濟進步。
作為世界上最好的中國觀察家之一,盡管年事已高,但李光耀這半年來仍堅持著他過去幾十年的慣例,行走世界,針對全球領袖,在全球最頂級的論壇,最具權威的媒體,發表著他看好中國未來的見解。
李光耀首先發現“中國崩潰論”是無稽之談。李光耀說,對中國會因為貪污腐敗、收入差距拉大,以及民眾參與政治的要求增加而最終走向崩潰的看法,他并不以為然。資政的信心來自“他親眼看到了高素質的領導人正在管理中國”。中國的高級領導人已經經歷了“巨大的轉型”,這些新領導都是憑借實干業績得到提拔的。這種變化是徹底的。
他還發現,新一代中國領導人能夠選賢任能。現在中國的市長們大多在40歲左右,而且普遍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
他更發現,中國青年學子的巨大能量。比如,新加坡目前有三萬中國留學生,這些學生剛到新加坡時,英語從頭學起,到三到四年后畢業時,他們已是學校最拔尖的學生。資政說,高素質的中國學生將有機會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資政據此大膽預測,50年后,隨著中國人素質的提升,中國的科技將超越日本,中國的經濟規模將是日本的五倍。
李光耀先生總結說,縱觀中國近二十年來的發展,世界將習慣一個新的中國,并且須以新的態度與中國打交道。美國、歐洲、日本等,都要學會如何與未來的中國打交道。
盡管看好中國的未來,李資政也不忘告誡中國應如何與世界打交道。總結起來有如下幾條:
第一,中國應該善用軟實力,而非武力。
第二,中國青年一代不要因為國家崛起而增添民族主義情緒。這樣,一個崛起的中國才能受到世界的歡迎,而不是走向美國的霸權老路。
第三,他支持中國奉行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政策。比如,中國提出的有關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已經給東盟帶來了早期收獲,而且也是一個使東盟國家從中國高速的經濟增長中受益的有效途徑。雙方應該加緊推進實現投資和航空服務領域自由化,使這個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的全部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第四,中國應該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也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資政對中國的深刻洞察來自他一生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和感悟。他有觀察中國的獨到“心法”。這個心法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與時俱進”,意思是要認清時代,把握時代,同時進步,不能落伍。推而廣之,該思想包含了時代、世界、趨勢、實質、大事等五個要素的俱進。李資政觀察中國,正是“與時俱進”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