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聯合國大會及其開頭的一般性辯論向來就是極其重要的國際舞臺,也是國際形勢的風向標與晴雨表。第62屆聯合國大會自9月18日開幕以來,有關各方充分利用這一機會開展多邊外交,各種互動、博弈與交鋒不已,其中突出表現為以下的三個“熱”。新時期中國外交更是趁熱打鐵、順勢而為,日趨成熟主動。
一是“氣候熱”。本屆聯大主席克里姆將氣候變化列為新一屆聯大優先關注問題的首位,可見該問題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氣候變化問題將貫穿整個聯大會議的始終:首先舉行氣候變化問題高級別會議,然后從9月25日到10月3日進行聯大一般性辯論,其主題即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隨后將發表一份由聯合國秘書處起草的總結性文件,今年12月還將在印尼巴厘島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外交部長楊潔篪則在氣候變化問題高級別會議上全面闡述了中國的立場,他指出,氣候變化是重大的發展問題,國際社會應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應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首先應完成《京都議定書》確定的減排指標,并在2012年后繼續率先減排;發展中國家也應根據自身國情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長速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應繼續成為未來國際合作的基本框架;減緩、適應、資金和技術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應同等重視;中國將本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承擔應有的國際責任和義務,為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做出更大貢獻。“氣候熱”凸顯了人類安全的緊迫性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中國的相關立場則妥善兼顧到了自身、廣大發展中國家與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二是“非洲熱”。9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專門舉行非洲問題高級別會議,楊潔篪在此次會議上全面闡述了中國關于非洲問題的政策。他指出,和解、發展和合作應成為非洲和平的三大支柱,對此需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采取綜合性辦法;和解是關鍵,在一國內部應推進具有包容性的政治進程,處理國家間沖突則應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發展是基礎,國際社會向非洲提供幫助要尊重非洲國家的國情和發展模式,不能強加于人;合作是手段,非洲的前途在于非洲國家的團結自強,安理會采取強制性行動時尤其要尊重非洲的意見;中國將繼續本著平等互信、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不斷深化對非合作,并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促進非洲的和平與發展。“非洲熱”的出現既是因為以蘇丹達爾富爾為代表的非洲人道主義問題備受國際關注,也是由于非洲在大國角逐中地位上升所致。而與美國單方面設立“非洲司令部”且不受歡迎形成鮮明對照,中國公正務實的非洲政策正不斷深入人心。
三是“多邊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表了題為“構建更強有力的聯合國,建設更美好的世界”的講話,他指出,“多邊主義再次興起。一個日趨相互依存的世界認識到,明天的各種挑戰,最好是通過聯合國來處理。事實上,也只能通過聯合國來處理。”近年來以聯合國為首、通過國際組織開展合作與應對挑戰的“多邊熱”已成氣候,這既是全球化與世界各國相互依存深入發展使然,也有美國所代表的自我中心與唯我獨尊的單邊主義接連受挫、難以為繼的原因。多邊主義與全球治理現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積極順應這一時代潮流,更加重視多邊外交,在氣候變化、非洲和平與發展、伊朗核等諸多國際重大問題上主張維護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權威,強調多邊協商與共同應對。
總之,中國正全方位地參與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在多邊舞臺上扮演著建設性與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