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四川日報消息,9月16日,正值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樂山市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集中公布了10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不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造謠傳謠等典型案件,其中5起為網絡謠言案。
在披露的多起網絡謠言案中,造謠“峨眉山發生人猴大戰”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較廣,網傳視頻長達4分21秒,接連出現猴群與游客發生爭執的畫面,并稱猴子被景區工作人員“射殺”。
該謠言由多個不實消息組成,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4年來,峨眉山景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針對不同的不實信息做過多次辟謠,但直到最近,經多方辟謠后,仍有大量不實信息廣泛傳播,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網安民警開始對樣本視頻進行“逐幀排查”,最終發現視頻內造謠節點達11個,由多個謠言混剪,幾乎沒有真實的東西。
如網傳視頻截圖,“猴王被斃”畫面里,被擊殺的猴子為非洲長尾黑顎猴,并非峨眉山藏酋猴。
網傳“男嬰被猴子咬傷”一說,事件為2011年7月一家三口在某公園游玩期間發生,并非發生在峨眉山景區。
以及“峨眉山人猴大戰,猴王逼死妙齡少女”的謠言,更是屬于AI編造無中生有。
對此,樂山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指導峨眉山景區分局,分赴成都、雅安等地,對多位謠言傳播者進行了行政處罰。其中,被處以行政處罰的尹某某,長期在網絡上收集未經核實的奇聞軼事并轉發,在本次傳謠中,成為了不實謠言的“二傳手”;網絡自媒體博主鄭某某,未經核實便加入本次謠言的傳播,是為了博取流量、吸引關注。
傳謠者被行政處罰。受訪者供圖
辦案民警表示,這場“人猴大戰”鬧劇的本質是別有用心之人打著流量算盤,使用“墜崖”“擊斃”等驚悚詞匯煽動恐慌情緒,更值得警惕的是,使用AI技術,拼接畫面、偽造場景變得輕而易舉,普通人面對可能的謠言時,應該保持懷疑和審慎的態度。
警方提醒,對網絡謠言進行甄別:一是看信息來源,通過查找信息源頭看來源是否權威可靠;二是看信息內容是否符合常識和客觀事實,是否夸大、歪曲事實,甚至惡意攻擊、誹謗;三是關注網安部門發布的辟謠信息,以及其他權威的網絡辟謠平臺。
(四川日報)
責編:
審核:馬婉瑩
責編:馬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