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潮新聞客戶端消息,“現在舊國標的電動車都不讓生產了,這種車賣一輛少一輛,想買要抓緊了。”
9月16日上午,潮新聞記者走進杭州拱墅區一家雅迪電動自行車門店時,老板正跟顧客介紹著不同類型電動車的性能以及新舊國標之間的區別。
所謂“新國標”,即于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1-2024)。其中關于新車必須具備嚴格的限速功能的規定,即時速超25公里/小時自動斷電。這引起不少人關注的同時,也在銷售端商家與消費者的態度上有所反映。
記者隨機走訪了多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雖然舊國標電動自行車已經不再生產,商家也均沒有進貨新國標電動自行車,不少消費者反而希望在漲價之前購買老款電動自行車。
新車未鋪貨,老款車開始漲價
很多人當下有點“喜舊厭新”
“想買什么車,進來看看,再不買可能要漲價了。”9月16日,杭州拱墅區一家雅迪電動自行車門店老板看見記者走進門店,熱情招呼起來。
門店一景。潮新聞記者 朱高祥 攝
門店老板指著一排電動自行車說道,這些車質量都不錯,上班和跑外賣的都喜歡騎。但這些車也已經不再生產了,因為它們都不是新國標的。
新國標規定,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產的電動自行車都必須符合新標準要求。在銷售端,新標準額外給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舊標準生產的車輛三個月的銷售過渡期,允許銷售至11月30日。
據上述門店老板介紹,最近新國標落地,不少消費者奔著老款車而來,老款車已經賣一輛少一輛了。“因為新國標電動車限制了車速、攜帶北斗導航,但其實這些都是很好的舉措。還有就是,新國標電動車限制了塑料件比例,價格變得更高,所以很多人還是喜歡老款車。”
記者注意到,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的安全要求做了大量升級,包括時速超25公里/小時自動斷電;完善了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增加了6類防篡改檢查方法示例;規定塑料使用總量不得超過整車5.5%等。
街道邊上的電動車。潮新聞記者 朱高祥 攝
“新國標實施之后,不少車都已經相比之前進行了調價,漲幅大概在200元~300元不等。”杭州一家九號電動自行車門店銷售告訴記者,店內有些比較受歡迎的車型已經沒貨了,其他車型隨著越買越少,有可能還會漲價。
在杭州德勝路上,一家愛瑪電動自行車門店內不少顧客正在選車。老板告訴記者,新國標的電動車還都沒有進貨,消費者不愿意買,門店暫時也不太愿意進貨。“先把老車型賣完再講吧,估計要到10月底才會進貨新國標的車。”老板說,消費者都來買老款車,接下來肯定要漲價,大概漲個四五百塊錢。
正在店內選車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新國標的車速太慢,自己不喜歡,所以趕在老款車停賣之前選一輛,“以后可能買不到了,先抓緊買一輛。”但更多人還是認為,新國標的設置更為合理也更安全。
但也請消費者注意:
一切為了安全,也為了行業規范發展
“我的車騎了5年了,今天過來看看新車。”記者在一家電動自行車門店走訪時,遇見了前來買車的李明(化名)。
之所以買老款車,是因為李明看到新國標電動車的嚴格限制,想要改裝變得更加困難。“我之前的電動車進行解速后,可以跑得更快,新國標的好像不能解速了。”
據工信部網站,針對當前很多電動自行車產品最高車速、蓄電池類型和輸出電壓等技術參數易被篡改、導致交通安全事故和火災事故多發的問題,新標準分別從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三個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
其中,電池組防篡改要求電動自行車不應預留擴展車載電池的接口或線路,并且應具有充電和放電互認協同功能,確保電池組與充電器匹配后方可充電、與整車匹配后方可騎行;控制器防篡改要求不應通過剪線、跳線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不應兼容多種輸入電壓模式,具有過壓鎖定功能,限流裝置不應留后門,且不應通過解碼器、物聯網技術等進行改裝等;限速器防篡改要求限速器無論是單獨的模塊,還是集成在控制器內部,均不應具備修改限速值功能。
門店一景。潮新聞記者 朱高祥 攝
“以后新國標的電動車都攜帶北斗模塊,可以記錄電動自行車當前所處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誰也不敢改裝了。”有門店老板說,這也是為了顧客好。
“新國標的出臺,既是為了安全,也是為了行業規范發展。新規在防篡改、防火、充電安全等多項技術規范上進行了優化,時速超25公里/小時自動斷電的功能也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譚浩俊告訴記者。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新國標提高了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性,提高了生產標準,也強調了電動自行車的限速要求,總體上是為提高安全性服務。未來,中國電動自行車的事故率、故障率將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街道上騎車的人。潮新聞記者 朱高祥 攝
關于外賣員等消費群體對快速電動車的需求,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一是政策要松綁,開放合規電輕摩牌照,結合駕照考核強化安全意識;二是平臺優化,調整派單算法與配送時長,減少“搶時間”壓力;三是做好市場規范,站點統一采購合規車輛,建立車輛臺賬杜絕超標車上路。長遠來看,需要技術不斷升級,例如用北斗定位優化路線規劃,用新能源技術突破提升續航。
(潮新聞)
責編:
審核:馬婉瑩
責編:馬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