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編者按:
楊妞花追兇將人販繩之以法、“聽得懂話”的理發師曉華帶火一座城、救人中毒的消防員被妻子喚醒……2024年,我們見證了無數平凡而又不凡的生命,他們用奮斗和堅毅書寫著人生的傳奇。年終歲末,回望那些讓人澎湃的畫面,回想那些讓人激昂的聲音,大眾網·海報新聞《人間》欄目記者再次啟程,推出“溯光2024”年終特別策劃。逆勢而上,追尋光明,這是一次對過去的回望,更是一次對未來的展望。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陳洋洋 記者 黃曉榮 報道
距離那場火災,已經過去了600多天。
濃煙滾滾,一棟舊居民樓里火光沖天。2023年3月26日,河北滄州市肅寧縣武垣路消防救援站專職副隊長庫學輝率隊火中救援。生死一線間,庫學輝摘下自己的防毒面具,讓給被困小女孩,導致自己吸入混合氣體中毒,被確診為中毒性腦病和遲發性腦病。他的智力倒退至3歲,并且失去了自理能力。
這場火災徹底改變了這個消防員家庭的生活。此后,在妻子孫蕾的陪伴下,庫學輝重新“長大”,過去的記憶被一點點喚醒……
庫學輝受傷前的工作照
智力退回3歲的丈夫
“快到新年了,咱倆拍張照吧!”12月24日晚上,在去杭州治療的高鐵上,妻子孫蕾依偎著庫學輝,拍下了一張合影,發給了記者。
這是丈夫救人受傷以來,夫妻二人唯一的甜蜜合影。
時至今日,回想起丈夫受傷時的情形,孫蕾仍感到后怕。那一天,庫學輝被緊急送進醫院救治。他整個人頭暈、惡心,無法進食,好在意識還稍稍清醒。不久后,庫學輝被確診為中毒性腦病、遲發性腦病,智力也降回了3歲左右。病情最嚴重時,庫學輝認不出家人、朋友,不會說話、走路,大小便失禁,還經常沉睡不醒。
最初孫蕾并沒有意識到丈夫病情的嚴重性,她以為過個十天半月就能痊愈。“醫生告訴我,像我老公這樣因中毒引發的遲發性腦病患者,經搶救在急性中毒癥狀恢復后,會經過數天或數周接近正常的‘假愈期’,之后會再次出現以急性癡呆為主的神經精神癥狀。”親戚朋友同事來看他,他眼神木然,不說話也不理會。
“只有聽見兒子叫他,才會慢慢回頭看看。”孫蕾說,除了兒子,他誰都不認得了。
那個在火光中救人的丈夫,突然變成了一個木呆呆的丈夫。他先是常常躺在床上一言不發,后來常身穿睡衣坐在輪椅上,神情淡漠,或者一天到晚坐在沙發上,眼睛直直地盯著電視機,起床、穿鞋、喝水等都離不開人幫忙。
在孫蕾眼中,時光好像倒流后又錯亂了。丈夫“獨自”回到了小時候,兩人的兒子卻一天天在長大,而停留在原地的,只有她自己。
在記錄家庭生活的短視頻賬號中,孫蕾寫道:“庫先生跟三歲孩子一樣,要重新‘長大’,什么時候才能長到三十歲?等他長到三十歲,我已經變老太太了,說好一起慢慢變老,你卻偷偷變小了。”
600多天里,她獨自面對這一切,用自己的力量一天天“喚醒”丈夫,陪丈夫重新“長大”。
庫學輝正在進行康復訓練。
陪丈夫重新“長大”的600多天
“庫,你看這是啥?我之前教過你的,是啥水果?”孫蕾手拿一個大蘋果,作出假裝要啃蘋果的動作,然后一臉期待地看向庫學輝。
當庫學輝嘴巴張開,艱難地說出“蘋果”后,孫蕾紅著眼圈夸他:“對了!你真棒!是一個又大又紅又圓的蘋果!”
這是去年冬天,孫蕾教丈夫重新認識水果的一幕。
“我這600多天就像教小嬰兒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他學說話,他很認真,每天都在努力學。”孫蕾說,從0-9,最簡單的數字,她教了好幾個月。
庫學輝每顫巍巍地邁出一步,每說出一個簡單的詞匯,都讓一家人驚喜不已。
每隔一周,孫蕾都會陪丈夫奔波在去北京康復治療的路上。醫院里有一個治療項目需要扎針,每次都要扎兩百多針。截至現在,庫學輝已被扎了上萬針。一開始,他還忍住不吭聲,后來疼到無法忍受,直到哭出聲來。一個一米八的大個子,現在看見針就害怕。
庫學輝每恢復一點,這個破碎的家就“圓”回來一點。孫蕾說:“不管他變成什么樣,我永遠不會拋棄他。”
庫學輝和孫蕾初識相戀,原本就是兩個苦孩子互相取暖。庫學輝的父親腦出血臥床16年,他從小和母親一起撐著這個困難的家庭。孫蕾從小父母雙亡,靠姑姑和姑父撫養長大。
“我們兩個苦孩子組成了一個家,我沒要他的彩禮,沒要求買房子,就這么嫁給了他。”孫蕾說,結婚多年,他們一直租房住,但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依靠,也就不覺得苦了。
丈夫受傷后,最忙的時候,孫蕾顧不上洗臉、換衣服,整個人灰頭土臉,常常一天只睡一兩個小時。“晚上睡覺,我會拿一根繩子,一頭拴著他的手腕,一頭拴著我的手腕。”如果孫蕾不小心睡著了,丈夫想上廁所,拉一拉繩子,她就能立刻醒來。
有一次,孫蕾幫庫學輝洗澡。丈夫腳一滑,眼看就要摔倒。孫蕾拼命去扶,扶不動,結果自己也摔倒了,摔壞了腰,躺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結果落下了病根,如今孫蕾經常腰痛難忍。
為了方便照顧丈夫,孫蕾還剪掉了長發,剪成和丈夫一樣短的寸頭。
陪丈夫重新“長大”的600多天,孫蕾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保護丈夫的自尊心。“他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我也沒給他用過插尿管、尿不濕,我想著把他打扮得精精神神的,保住他的尊嚴。”孫蕾說,丈夫是個救火救人的英雄,雖然他很少說話,但作為妻子,我知道他一定很難接受這樣的落差。
“丈夫的病情容易反復,有時候恢復得突飛猛進,天天有新變化,有時候又會倒退回去。”孫蕾說,好在有親朋好友和熱心人的幫助與關心,那些心力交瘁的日子總算熬過來了。“姑姑和姑父經常從老家趕來,幫了我很多,我喊他們姑爸爸、姑媽媽。”
有時,孫蕾也會想起丈夫生病前給自己畫的“大餅”。“他曾說過有時間帶我走遍全國,但因為消防員工作太忙了,這份心愿一直沒能實現。”孫蕾感慨,“沒想到,現在換成我帶他看世界了。”
外出求醫治療的間隙,孫蕾總會帶丈夫四處轉轉。最近這半年,他們跑了將近十個城市。經過600多天的治療,庫學輝的身體狀況好轉,智力從3歲恢復到了中學生水平,從一直臥床到如今能夠緩慢行走。
庫學輝在家做康復訓練。
大大方方直面帶貨
丈夫受傷之后,孫蕾一邊照顧他,一邊拍攝視頻記錄丈夫康復的點滴,然后發到網上。不到兩年的時間,她的賬號粉絲從5000人漲到了150多萬人。孫蕾變成了眾人眼中的“網紅”。
孫蕾卻認為,她并不是“網紅”,她只是記錄生活的普通人。在她心中,這150多萬粉絲,是她的“娘家人”。孫蕾告訴記者,她至今沒有任何團隊,也不懂什么拍攝剪輯技巧,更沒有什么特別的劇本,她發的所有視頻都是自己用手機隨手拍攝。
“一開始只是為了記錄他的變化,方便給醫生匯報恢復情況,也給牽掛和關心的網友報個平安。”孫蕾沒想到,會有百萬網友關注丈夫的恢復情況。
因為要照顧丈夫,無法出門工作,所以,今年9月份,孫蕾在賬號上偶爾掛一些商品鏈接,想著能為家庭爭取一份收入來源。
誰知,她的這個舉動卻遭到了質疑聲。有網友評論:“孫蕾在借丈夫的英雄事跡博流量賺錢。”
一開始,孫蕾聽到后也有些難過。但后來轉念一想:“我為什么不能帶貨呢?我只想讓我的家人過得好一點,這有什么錯呢?”
如今,孫蕾選擇大大方方地直面帶貨這件事。
“我如果想利用這個事情博取同情,當時流量最大時,我為何不帶貨?”孫蕾解釋:“丈夫受傷后,我曾謝絕了一切外界的捐助款項,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讓生活好起來。也曾有人勸我適當講講自己的困難,博取一下同情,但我從來不愿賣慘,從來不講難處。”從去年9月份開始,就有商家陸陸續續找她帶貨,都被孫蕾拒絕了。“這600多天,我一直在專心陪伴丈夫康復,拒絕了很多品牌的邀約。”
孫蕾告訴記者:“直到今年9月份,才帶第一場貨,一共帶了四場貨。我也是靠自己的勞動體現自己的價值,我不偷不搶不騙人,我沒有走什么歪路,堂堂正正做事并不丟人。”
在孫蕾看來,視頻平臺給了像她這樣不能出門打工的普通人提供了網上就業、創造價值的機會,“同樣是工作,這和走出門去超市賣貨、打工有什么區別?”
孫蕾說,她是懷著對社會的感恩之心走上帶貨這條路的,絕不會為了掙錢犧牲誠信和質量。
兒子陪庫學輝做手部恢復訓練
兒子幫輪椅上的庫學輝穿襪子
想努力買人生第一套新房
“快過年了,我想寒假帶兒子回東北一趟,我姑爸爸、姑媽媽也想回老家團聚一下。今年過年要比去年幸福感更強一些。”丈夫剛受傷的時候,兒子還在上小學,如今已是一個懂事的初中小伙子了。孫蕾發自內心地說:“去年帶丈夫回東北的時候,他還坐著輪椅,也沒能到外面玩一玩,今年我要帶他去雪村轉轉,去嘗嘗家鄉美食,帶他見見親朋好友。人生轉了一個大圈,終于又要朝著美好的方向走去。”
經過600多天的治療,庫學輝的智力水平也在逐漸恢復。他也開始關心妻子,盡力補上對兒子的虧欠。
“他說,如果再遇到危急時刻,他還是會選擇舍己救人。他骨子里是一個很善良的人,無論他變成什么樣子,他永遠是我和兒子的超級英雄!”孫蕾知道,丈夫依然熱愛他的工作,只是因病無法歸隊。
庫學輝受傷前,一家三口的全家福
聊起新年愿望,孫蕾坦言,除了希望丈夫早點康復外,她還希望未來能買一個屬于自己家的小房子,再也不用過經常搬家、漂泊的日子了。
眼看2024年就要過去了,在孫蕾的短視頻賬號評論區,眾多網友給她留言:“現在的我像追劇一樣,每天都要點進來看看庫先生,我要一直追到最后的圓滿結局。”“感覺庫先生大腦清醒一些了,他的眼神和反應明顯跟之前不一樣了。”“庫先生智力恢復一些,從嬰幼兒期到青春叛逆期了……”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這一百多萬網友關注我,都是為了看庫先生什么時候能完全康復,大家都想見證那一天。我也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孫蕾說等到那一天,希望這個小家庭能迎來更幸福的劇本。(文中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責編:李云霞
審核:馬震
責編:馬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