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編者按:
楊妞花追兇將人販繩之以法、“聽得懂話”的理發師曉華帶火一座城、救人中毒的消防員被妻子喚醒……2024年,我們見證了無數平凡而又不凡的生命,他們用奮斗和堅毅書寫著人生的傳奇。年終歲末,回望那些讓人澎湃的畫面,回想那些讓人激昂的聲音,大眾網·海報新聞《人間》欄目記者再次啟程,推出“溯光2024”年終特別策劃。逆勢而上,追尋光明,這是一次對過去的回望,更是一次對未來的展望。
設計:程曉然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海振 記者 文露漪 廣東廣州報道
2024年,高考16次的唐尚珺第10次被高校錄取。這一年,35歲的他不再復讀,而是選擇就讀華南師范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對于未來的選擇,在一些同學眼里,唐尚珺比他們多了“短視頻”博主這一條路。唐尚珺卻覺得,因為自己年紀太大,那些畢業后的“好選擇”都被堵住了。之前的16年里,唐尚珺在高考中解開了一道道難題,而翻越了高考這座“大山”后,畢業找工作、結婚這些問題,則不像考試題目一樣有解題思路和參考答案。
唐尚珺在大學圖書館
唐尚珺和母親
35歲步入大學校門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任性了
今年9月1日,在朋友和媒體記者的陪同下,唐尚珺從南寧坐動車來到廣州。
他僅用了3個多小時,就為曾經16年的高考之路畫上了終止符。
2024年是唐尚珺第16次參加高考,也是他第10次被高校錄取。此前,他高考成績最好的一次,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
今年,在經歷了近50天的思考后,8月13日,唐尚珺宣布,他要“終結”高考、復讀之路,選擇步入大學校門,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在進入大學不久后,唐尚珺又有了新的計劃,他想通過考研這條路,進入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或者北京師范大學。
進入大學之后,關于唐尚珺身上的議論,從“高考”變成了“學業”。
有網友認為,唐尚珺只懂應試,上了大學一定跟不上;也有人相信,經過16年的高考,唐尚珺的學習能力被磨煉得不低。
唐尚珺則透露,現在他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學習上。他說,大學和高中的學習環境差別很大,高中的時候有老師監督,上了大學更多的是靠自己。“上課前不會有人催你預習,課后也不會有人叫你復習,更多的時候靠自律。”
對于唐尚珺來說,難度最大的課程是此前從未接觸過的C語言。“這個學期還沒有考過試,我也不知道在班上處于什么水平。遇到不會的題時,我會去請教同學或者上網查資料重新學習。”
事實上,光電專業并非唐尚珺的第一選擇。在入學前的暑假,他就多次提出想入學后轉專業。唐尚珺一直希望能轉入本校的物理專業,但是需要績點達到3.5,相當于每科要考到85分以上。
唐尚珺不想掛科讓別人看笑話,所以他加倍努力地學習,因為這關系到他能否如愿轉專業。
不過,他也提到,如果無法轉專業,他不會選擇退學。“家人都期待我走到大學讀書,不要困在高中了。我年紀也比較大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任性了。對于外界的評論我都可以不去理會,但我不可以不考慮家人,尤其是我老媽。”唐尚珺解釋。
前一陣,唐尚珺退學的傳聞出現,唐尚珺的母親聽聞后非常緊張,馬上給他打了電話詢問。
“為了我老媽,大學無論挑戰有多大,我都要堅持讀下去。”唐尚珺說。
唐尚珺在直播中彈吉他
努力融入大學生活,入學后流量明顯變少
即使很努力地融入大學生活,但對于唐尚珺來說,仍然難以跨越與同級同學17年的年齡差帶來的鴻溝。
進入大學后,唐尚珺一直住在學生宿舍,他還買了代步的電動車,加入了吉他社。
“我覺得生活中沒有音樂,好像缺少了一點什么。”唐尚珺買了一把新吉他,和社員們一起練琴。吉他社每周會到學校天橋上路演,但唐尚珺自認水平不足,所以一直沒有參加過路演。他與吉他社副會長成了跨學院的好友,入學第一天,副會長就帶他在學校逛了一圈。
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高高瘦瘦的唐尚珺一身黑色衣服,背著黑色書包。走在校園里,有不少學生會認出他,悄悄和身邊的人說:“他就是唐尚珺。”輔導員也格外關照他,經常會給他帶些水果,和他談心。
對于這些特殊的關注,唐尚珺已經習慣了。外界似乎無法影響到他的生活安排。他還是堅持每兩三天更新一次短視頻,每周直播一次,偶爾接受采訪。
為了直播時不打擾舍友,一個多月前,唐尚珺以月租金700元,在學校附近的北亭村租了一個不到十平方米的單間。單間里只有一張床、一張窄桌,唐尚珺買來掛布、窗簾,擺上手機三腳架,搭建了簡單的直播背景。屋子墻角處整齊地堆放著兩排奶粉,那是一位阿姨看了唐尚珺的直播,覺得他太瘦,專門給他寄來的。
唐尚珺入學后,短視頻平臺上涌現了一波與他名字有關的賬號,比如“與珺同行”“與珺同寢”“與珺同學”“唐尚珺舍友(上鋪)”等,甚至傳出了“舍友靠蹭唐尚珺流量掙錢買房”的消息。
聽到這類傳言,唐尚珺覺得很搞笑。他告訴記者,在短視頻平臺上,僅有“與珺同行”賬號是由他的校外朋友運營的,其他與唐尚珺相關的賬號都是陌生人蹭他流量的。
“我申請了助學貸款,這一年交完學費、住宿費后,還剩下七千多元當生活費。”唐尚珺無奈地笑笑:“我一個月直播收入剛好夠付房租,我都沒能靠自己的流量買上房,那些蹭我流量的人怎么可能買得上呢?”
短視頻平臺中多個“蹭唐尚珺流量”的賬號
唐尚珺承認,入學之后他的流量明顯變少了。剛高考后,他直播一場平均在線人數能達到兩三萬人,現在直播一場在線人數只有四五千。
“短視頻平臺并不是我所有的收入來源,我對粉絲量、播放量下降看得比較隨性。”唐尚珺回憶,他剛入寢室的時候,一位舍友的臉被別人拍下來發到了網上。隨后,該舍友選擇調到其他寢室。目前,他的舍友中有兩位大三的學生,但是舍友和同班同學均沒有開通與唐尚珺相關的短視頻賬號。
不過,在一些同學眼里,唐尚珺比他們多了“短視頻”博主這一條路。唐尚珺卻覺得,因為自己年紀太大,那些畢業后的“好選擇”都被堵住了,“我們這個專業有的畢業去大廠,可大廠一般都要35歲以下的,考公務員也有年齡限制。”
唐尚珺也在考慮如何將流量變現,但是他不敢簽公司,害怕被騙;沒有團隊,因為負擔不起工資;被邀請過直播帶貨,卻擔心產品質量、分成等問題,而沒邁出過第一步。“有商家私信我讓我帶貨賣洗衣粉、食品,我把握不準品控。有教培機構找我賣課,但是要我錄課,我覺得網上有很多免費課程講得都比我好,我沒能力賣課。還有一個四川的小伙兒找我一起賣‘填志愿卡片’,一個卡片一兩百元,他說一個暑假能掙四五十萬,我怕這東西把別人孩子坑了沒敢答應……”
唐尚珺說,他唯一一次愿意帶貨,是被老家村干部找上門,請他給村里的牛肉制品帶貨,“可這個事兒還遠著,村里牛都沒長大呢。”
唐尚珺在大學圖書館
關于未來的問題,不像高考題那樣有參考答案
和其他大齡單身男青年一樣,唐尚珺也在為“結婚”這件人生大事感到苦惱。唐尚珺期待能找到一個賢惠、脾氣好的女生。
在網絡平臺上,有網友給他發私信、寫書信,想和他談戀愛。“不知道人家是什么樣的人,也不敢相信。”唐尚珺也不相信能在大學里收獲愛情,他覺得自己的條件人家可能看不上。
唐尚珺認為,流量反而成為他找對象的阻礙。“女生可能因害怕被網友過度關注而不敢和我接觸,之前一些女生和我拍照,照片放出來后,很多網友都會八卦,給女生造成了很大壓力。”
之前的16年里,唐尚珺在高考中解開了一道道難題,而翻越了高考這座“大山”后,畢業找工作、結婚這些問題,則不像考試題目一樣有解題思路和參考答案。
有時候,深夜里,唐尚珺會來到出租屋,打開直播,彈起吉他。這一天,他彈唱了一首《老男孩》。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花開花落又是一季……”他的歌聲不大,偶爾彈錯中斷,他會重頭開始再來一遍,就像一次次高考,不滿意就重來。
12月11日,唐尚珺在個人賬號上發布短視頻,其中透露自己近期的一個新目標:希望能在兩年內給老媽建一棟新的房子,然后帶老媽去趟北方,看一下北方的雪,體驗一下北方的風光。
責編:鄧玉莉
審核:田連鋒
責編:田連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