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距離3·15淀粉腸被曝添加雞骨泥至今已有五天,話題熱度依舊不減,其中有淀粉腸“塌房”一事的反轉,也有質疑。我們將事件脈絡梳理一下,霧里看花,分辨下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塌房”從何而來?
3月15日,“淀粉腸塌房”詞條沖上熱搜,微博相關話題置頂內容中的“證據”,一部分來自某主流媒體的一篇消費調查,一部分來自網友評論區留言。報道中稱,一淀粉腸生產廠家的工作人員透露“都是用的雞肉和雞骨泥,用鴨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而所謂的“都是”,究竟是指整個行業,還是指自己所在的廠家,這位工作人員并未明確指出,記者后續也未深入調查驗證此話的真偽。而關于本次輿論風波中爭議最大的雞骨泥,則是通過搜索電商平臺查詢,發現出售雞骨泥的多是經營寵物食品商家,商家表示,“骨泥不建議人吃”。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首先寵物食用的骨泥肯定不能建議人吃;其次,寵物食用的骨泥是否與淀粉腸里添加的原料一致,這些都沒有核實。而網友在評論區“科普”骨泥的說法既不全面,也不權威。
誰在混淆視聽?
“淀粉腸塌房”的微博詞條沖上熱搜后,一些營銷號和自媒體發布的信息是這樣的(見下圖)。
上圖中多數是謠言,其中有稱淀粉腸質量問題為3·15晚會曝光,增加淀粉腸塌房的“可信度”。有的將原報道斷章取義稱淀粉腸添加雞骨泥,不建議人食用。有的視頻惡意剪輯嫁接,將制作飼料用骨泥的視頻搭配媒體報道,形成視覺沖擊引起恐慌。而有的無中生有稱媒體經過暗訪發現骨泥來源是剩骨頭、邊角料、泔水等。
骨泥是什么?
據極目新聞報道,記者通過查閱相關論文和采訪食品行業專家發現:食用鮮骨泥由畜禽骨骼加工而成,含有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在香腸、肉丸、速凍食品等餡料中都有使用。在淀粉腸中加入骨泥,本身并不違規。而凈雞骨泥肉中除蛋白質、脂肪外,鈣、鐵含量相當豐富,且雞骨架在我國的產量大,原料易得,價格低廉,雞骨骨質細小,很容易加工利用,對機械的磨損小,節約能源,是加工骨泥肉的首選原料。報道同時也指出,火腿腸有國家標準,但是淀粉腸沒有。同樣,骨泥目前也沒有國家標準,對于肉糜類的產品標準,最接近骨泥的標準為“機械分離肉”的國標。
在這場淀粉腸風波中,有廠家、商家主動站出來,曬檢測報告,公開生產原料,直播吃淀粉腸,自證清白。相關地方的監管部門對當地廠家進行突擊檢查,并未發現廠家生產的淀粉腸中使用了骨泥。同時,有理性的聲音去合理質疑,不盲目聽謠傳謠,這些都值得慶幸。
淀粉腸究竟有沒有塌房已經不是重點,盡快制定符合淀粉腸生產的“國標”,讓今后每一樣進口的東西都有生產標準可依,不再出現類似亂象才是最為重要的。同時,我們還要警惕為博流量無中生有、斷章取義、惡意嫁接的假曝光。
(海報新聞編輯 朱肖明)
責編:于琳琳
審核:高娜
責編: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