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這個暑假,重慶17歲女孩佳佳如愿拿到了中央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中央戲劇學院,一個無數藝考生夢寐以求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個2022年表演專業報考人數近8000人,可通過率僅有3%的國家戲劇藝術最高學府;一個能接受一流戲劇教育,無限接近夢想,成為一名杰出的演員機會。
拿到錄取通知書后的每一天,佳佳都像藏著寶藏。她從不敢告訴媽媽藏錄取通知書的地方,隔幾天就換個地方,柜子、書包、床底,都藏過。
但在入學前11天,她的錄取通知書、身份證、戶口本等關鍵證件還是不翼而飛。偷偷拿走這些東西的人,是她的媽媽,目的是為了阻撓女兒入學。
媽媽偷走了我的錄取通知書
“我媽不想讓我讀中戲,她希望我留在重慶當老師,一輩子。”
6月25號,重慶市高考成績公布了。佳佳考了563分,不算高,但她和家里人都比較滿意。從那時起,母親便開始天天給她灌輸定向師范生的好處。
佳佳去查資料,發現定向師范生畢業后必須回生源地工作6年以上,一旦違約,需要退回所得全部獎學金,補交學雜費用,還要向學校繳納部分培養費,也就是違約金。更嚴重的是,還會影響征信。“母親根本不知道這些條件,她只知道這樣能讓我至少畢業6年后都在她的掌控之中。這6年,工作結婚生子買房,她可以安排掉我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6月30日,填報志愿的最后一天,家里關于志愿的爭吵達到了高潮。女兒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媽媽在門外瘋狂砸門。門上砸出了一個坑,佳佳妥協了。她打開門,讓母親盯著自己填志愿。重慶師范大學所有的定向師范專業,只要分數夠,佳佳都按照母親的要求填了一遍,一共填了44個。剩下的幾十個專業也全都按母親要求填寫的重慶本地的學校,甚至有一些二本。但對母親來說,重慶的專科都比外省的“985”要好。
而后,女兒偷溜到網吧改志愿、如釋重負地約表姐去看電影、父母和親戚在電影院“守株待兔”、推著女兒去影院前臺借電腦修改志愿、媽媽一直把女兒的手往鼠標上按......下午6點,填報志愿截止,僵持結束。直到最后一刻,女兒也沒有點開填報頁面。
7月26日,佳佳簽收了錄取通知書。躲在房間里,悄悄地笑著留下合照。母親得知女兒修改志愿并被中戲錄取后,大鬧幾場后,似乎有些松口。母親一邊承諾著8月14日下午帶女兒去繳學費,一邊偷走了女兒的錄取通知書、身份證、戶口本等關鍵證件,只留下一張“對不起”的字條。
佳佳把這件事告訴閨蜜后,閨蜜將之發在了網上。這起事件在網絡上瞬間蔓延開來,引起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一場與母親的艱難斗爭
引發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
關于佳佳母親這一行為背后的原因,網友們在互聯網上吵翻了天。
有觀點認為,或許佳佳母親有自己特定的經濟或家庭方面的考慮,是出于愛而表達的擔憂。盡管女孩的才華被中央戲劇學院認可,但戲劇行業往往被認為是變動性較大且收入不穩定的行業,母親可能出于對女兒的未來擔憂,不希望她選擇這樣的職業道路。母親試圖通過阻止入學來保護女兒,以期望她能夠擁有更穩定和安全的未來。此外,有網友認為女孩離家讀書也會導致家庭支出增加以及家庭成員的分離,母親可能擔心這種改變會給家庭帶來不確定性。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母親的行為可能源于她對女兒的控制欲,其違反了女孩的個人權利和自由選擇,有些自私。女兒是個獨立的個體,母親應當充分尊重女兒的意愿和追求。
魔法可以打敗魔法嗎?
媽媽“連算兩卦”都是可以去中戲上學
8月22日,佳佳找警察解決問題,雖然學校那邊已經說好可以入學了,但媽媽仍不同意,“我媽一直很倔,完全說不通。”
當天傍晚,佳佳在其個人社交賬號發文稱,媽媽在樓下守著不讓她出門。佳佳說:“實在不行我就從窗戶跳出去。”
8月23號上午,佳佳表示,媽媽現在已經同意她去中戲上學了,并且不再限制她的出行自由。
“媽媽讓我把選擇權交給菩薩,第一卦出來我可以去北京!她又算了第二卦,我還是可以去北京。”
佳佳說:“真的很開心,起碼行動自由了,跑出來有很多機會了。”但直到現在,媽媽仍沒有把錄取通知書還給女兒。“她說錄取通知書搞丟了,我都不信。”佳佳表示現在仍有點不放心,她打算還是不告訴父母機票時間。
律師:父母不可隨意干涉子女選擇
母親涉嫌非法拘禁罪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9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發展狀況,在作出與未成年人權益有關的決定前,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充分考慮其真實意愿。
今日頭條認證律師@螞蟻說法 介紹,佳佳作為一個已經17歲的姑娘,心智已經初步成熟,對事、對物也有了基本的判斷力,佳佳母親應該聽取佳佳的意見,充分考慮其真實意愿,而不是強加干涉。在佳佳母親看來,她的選擇是對的,是為了佳佳好,但人生是一個過程,沒有經歷,何來對錯呢?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此外,刑法第238條規定的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母親睡在佳佳門口,不讓佳佳出門上學,是以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佳佳的人身自由,只要超過了24小時,其行為就符合了非法拘禁罪的構成要件。也就是說,這事已經不是簡單的母親干涉孩子自由的事情,而是已經涉嫌刑事犯罪了。
別讓愛成為困住孩子的牢籠
網友們雖眾說紛紜,但爭議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
1. 家庭對女孩未來選擇的干涉程度:一些人認為家長有責任指導并決定孩子的未來,而另一些人則主張尊重個體自由意志。
2. 孩子權利與父母關懷之間的平衡:人們討論如何在關心孩子的同時尊重他們的個人選擇和權利,避免個人意愿被過度干涉。
這一事件引發了公眾對于教育和家庭關系的思考。父母愛子,為之計深遠。但“愛”的背后,需要應當建立起平等的對話機制,家長和孩子之間應互相理解和溝通,以便找到一個平衡點,既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同時也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指導和關懷。
(海報新聞編輯沙斯媛 綜合中國青年報、九派新聞、網友評論等整理)
責編:石慧
審核:馮世娟
責編:馮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