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周凌峰 報道
近日,ST絕味披露“帶帽”后的首份季度報告,這份成績單延續了公司的業績頹勢。

據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60億元,同比下滑15.04%;歸母凈利潤2.80億元,同比降幅達36.07%,扣非后凈利潤更是下滑43.27%,在2024年交出上市以來最差成績單后,業績失速態勢未能扭轉。
作為鹵味行業頭部企業,絕味食品的主營業務始終聚焦休閑鹵制食品生產銷售及連鎖加盟運營,其中鹵制食品銷售收入占比超八成。
2025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
2024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
2025年前三季度,核心的鹵制食品銷售收入35.27億元,同比減少16.49%,成為營收下滑的主要拖累。
記者注意到,門店擴張策略的急轉彎成為業績波動的重要誘因。2023年底,絕味食品在中國大陸的門店總數達15950家,全年凈增874家,但擴張的隱患隨后顯現。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初,門店數量已縮水至10606家。在2024年年報中,絕味食品未披露公司的門店數量和增減情況。不過,2024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絕味食品在中國大陸地區門店總數為14969家,顯現出關店跡象。
門店收縮背后或與單店盈利能力下滑有關,9月23日,絕味食品表示:“在當前變化的外部環境下,公司的門店模型、銷售渠道、供應鏈管理體系都在做針對性的調整,同時持續加強與加盟商的溝通。公司正在積極探索門店新模式,在區域進行試點,嘗試進行突破。公司不斷加快產品的創新迭代,加快新品上新節奏,優化核心產品的品質和口味穩定。同時,進一步加大公司的信息化力度,加快對客戶需求的捕捉,推動供應鏈效率的提升。”
核心業務收入下滑的同時,該公司投資板塊的持續低迷也進一步加重業績壓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投資收益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超3.7億元,其中2024年虧損1.6億元。
盡管2025年前三季度投資收益轉正至2829.43萬元,但前期累計虧損對業績的拖累效應顯著。
今年5月,絕味食品在公開回應中提到:“原來公司戰略是構建美食生態,所以投資了一些輕餐飲。投資一看對項目的管控,二看對周期的把握。當前環境下消費是有不同聲音的,食品行業更關注基本面。現在處于戰略調整期,我們在思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目前投資的很多企業本身經營及團隊狀態都不錯,經歷過了周期。未來在投資板塊的方向還是圍繞公司戰略,進行相應梳理。”
財務層面的隱患同樣值得關注。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6.02億元,同比下滑34.88%,反映主營業務“造血”能力減弱;應收賬款從去年底的1.89億元增至2.3億元,貨幣資金則從去年年底約7.18億元降至今年9月底的約6.42億元,盈利質量與財務靈活性同步下降。
公司的“帶帽”之路始于2024年6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截至三季報披露時尚未收到結論性意見。在鹵味行業競爭加劇、消費需求理性化轉變之下,ST后的絕味食品不僅面臨嚴苛的監管也正面臨扭轉主營業務頹勢、優化投資結構的難題。
責編:鄧玉莉
審核:馮煒程
責編:馮煒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