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報道
一家男裝巨頭的主業利潤不到3000萬元,而炒股收益卻高達1.3億元!
2025年上半年,七匹狼凈利潤1.6億元,但賣服裝只賺了不到3000萬元,其余1.3億元主要來自股票投資。這家曾以“男人不止一面”廣告語深入人心的男裝品牌,正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何為“不止一面”……
業績疲軟,炒股撐起利潤半壁江山
在七匹狼2025年半年報中,公司上半年非經常性損益類目中,理財產品、股票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實現的投資收益占了絕大部分。其中,證券投資收益達到1.26億元,而代表主業經營情況的扣非凈利潤僅有2910.63萬元,同比驟降61.53%。
(圖片來源:七匹狼2025年半年報)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25年6月底,七匹狼持有的股票總額達14.4億元。細數其投資版圖,更是遍布A股和港股市場,投資清單上包括騰訊控股、中國平安、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等多支明星股。
而這種“炒股養家”的營收模式,并非今年才出現。在2024年七匹狼的歸母凈利潤中,有74%來自非主業收益,因持有金融資產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高達2.36億元。
若將時間線拉長,七匹狼的投資轉型甚至可以追溯到2015年。彼時,七匹狼正式從“純實業”轉為“實業+投資”模式,原本擬定用于網絡營銷項目的10億元經費用途變更為做投資。從此,七匹狼開啟了自己的“炒股養家”之路。
2015年A股經歷了令人振奮的高速上漲。當年,上證指數年內最高達到5178.19點,2015年6月18日,A股融資融券余額達到2.27萬億,創下歷史峰值,“全民炒股”,蔚然成風。
七匹狼的投資策略也經歷了演變。早期押注陜西煤業、中國神華等煤礦公司,買入白酒股山西汾酒;近幾年,則轉向寧德時代、騰訊控股、邁瑞醫療等創新企業。其官網上掛著的創業投資板塊,還包括芯片、機器人、AI、新消費等熱點領域。
實業困境,上市公司主業疲軟的多米諾效應
事實上,投資收益的另一邊,則是公司的主業疲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5億元,同比下降5.93%。若將時間軸拉長,七匹狼自2004年上市,曾在2012年達到凈利潤5.61億元的巔峰;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達30.85億元,但此后八年間,營收始終在30億元至35億元區間徘徊。
(圖片來源:wind)
記者注意到,財報數據顯示,七匹狼的服飾產品在天貓、抖音、唯品會平臺的退貨率分別達到50.43%、58.9%、49.53%,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產品被退回。而高退貨率是七匹狼主業困境的一個縮影。
存貨問題同樣困擾著七匹狼。2025年上半年,七匹狼擬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5966.42萬元,其中存貨減值6064.81萬元。到今年中期,公司庫存商品金額約為11.89億元。
此外,近年來,七匹狼的存貨周轉天數不斷拉長,從2022年中期的197天,到2023年中期的205天,再到今年上半年的220天。周轉天數拉長意味著資金的沉淀期也在延長,這對企業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造成巨大壓力。
七匹狼的實業困境在研發投入上表現得尤為明顯。2025年上半年,七匹狼研發費用僅1910.55萬元,同比大幅下降41.98%。公司稱,研發資源優化導致內部項目減少,但這一解釋難以服眾。
在男裝行業,面料科技、功能設計、版型創新是核心競爭力,七匹狼曾以“夾克專家”立足,如今卻削減研發,無疑削弱了長期競爭力。對比同行,報喜鳥2024年研發費率達2.1%,海瀾之家為1.3%,而七匹狼同期研發費率僅1.39%,且呈下降趨勢。
與研發投入的“節衣縮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銷售費用的“慷慨”。2025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達5.46億元,同比增長16.68%,占營收比例近40%。這一比例遠超同行——報喜鳥2024年銷售費率為32.7%,海瀾之家為24.3%。
轉型嘗試、渠道變革,難以逆轉業績疲軟
面對業績疲軟,七匹狼并非沒有嘗試轉型。國際輕奢品牌“Karl Lagerfeld”的運營就是其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但截至2025年上半年,該品牌所屬公司凈資產為-8753萬元,總負債高達7.0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114%。
盡管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77.42萬元,但1.88億元的營業收入規模,與七匹狼主品牌13.75億元的體量相比,貢獻微乎其微。輕奢品牌的運營需要持續投入設計、營銷資源,而當前七匹狼自身主業尚且自顧不暇,如何平衡資源分配成為難題。
面對困局,七匹狼在2025年啟動“品牌戰略升級”,提出“夾克專家”定位,試圖通過聚焦核心品類實現突破。但從實際執行來看,這種策略調整尚未顯現成效。
此外,七匹狼的渠道變革過程也異常艱難。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直營(含聯營)門店達847家,較2024年同期凈增45家;加盟店則從1006家銳減至875家,一年凈減少131家。
這種“舍加盟保直營”的策略,反映了企業對渠道控制力的焦慮。直營門店雖能直接觸達消費者,但高昂的運營成本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加盟渠道的萎縮則直接導致市場份額流失。
2025年上半年加盟銷售營業收入同比暴跌28.77%至2.7億元,成為拖累業績的主因之一。盡管線上銷售占比達35.6%(4.89億元),但同比下降5.27%的增速已顯疲態。
行業現象,男裝品牌集體“炒股養家”
“炒股養家”服裝企業并非七匹狼一家。
九牧王根據九牧王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1.8億元,同比增長200%—260%,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相比上年同期增加約1.3億元。將時間線拉長,從2017年到2020年,九牧王投資收益差不多就接近4億元。
雅戈爾創始人李如成更是有“寧波巴菲特”之稱,他直言:“投資房地產和股市賺的錢,是做服裝30年都賺不到的。”多年來,雅戈爾一直以“服裝、地產、投資”三大業務并稱,2002年到2024年,雅戈爾的地產業務收入共計超過1100億元。
這些男裝品牌紛紛開始“炒股養家”,似乎集體陷入“實業做不動、投資不能停”的循環。
炒股能否成為企業續命良方
而在優他投資創始人、品牌專家楊大筠看來,七匹狼靠“炒股養家”實屬無奈之舉:“主營業務做得不好,公司只能尋求一些其他機會來充實業績,公司不是不務正業,而是不讓報表太難看。”
東吳證券消費商社行業首席分析師吳勁草則認為,做服裝生意的風險,并不比投資股市低。“做服裝也是一種投資,投資實業的風險和投資證券一樣有風險。”
資本市場從無常勝將軍。如九牧王,2021年,其投資損益高達8133萬元;2022年,九牧王更是迎來上市以來的首虧,凈虧損9342萬元。而這筆虧損則是因為投資失利,2022年九牧王的股票及基金一共虧損超1.2億元。
同理,那些依賴炒股“續命”的企業,也終有一天要直面核心的困境。七匹狼1.3億的炒股收益雖暫時填補了業績缺口,卻不一定有可持續性。品牌老化、產品脫節的問題始終未能得到解決。
如同雅戈爾創始人李如成在經歷投資挫折后的感慨:“紡織服裝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產業,靠一件件賣衣服賺來的錢更穩健、更長久。”
歸根結底,上市公司炒股終究是短視的投資行為,從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企業還是應將著力點放在主營業務上。
責編:馮煒程
審核:鄭義風
責編:鄭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