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鄒多為)“十五五”規劃建議在部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時,明確提出“以服務業為重點擴大市場準入和開放領域”。
近年來,隨著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清零,服務業成為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著力點。2024年,服務業吸收外資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比重約七成,服務貿易規模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中國服務”不僅開放步伐越來越快,惠及范圍也越來越廣。
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是服務業開放制度創新和政策試驗的平臺。2015年以來,國務院已分三批先后批準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慶、沈陽、南京等11個省份和城市開展試點,示范推出了科技、金融、文化、電信、教育等12個行業領域開放舉措,培育了大型設備和運輸工具融資租賃、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結算、共享醫院、特醫特藥跨境醫療保險等多類新業態新模式。2024年,11個省份和城市的服務業吸收外資2932億元,約占全國服務業吸收外資的一半。
今年出臺的《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創新探索再次提速加力:在已有試點地區基礎上,又將大連、寧波、廈門、青島等9個城市納入試點范圍,聚焦重點服務領域開放、產業創新發展等多個維度,明確155項試點任務。
發展游戲出海業務、支持外籍醫生開設診所、支持開辦外資護理學院、允許以捐資方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支持探索發展國際保理業務、支持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允許外商投資旅行社經營出境旅游業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陳紅娜分析認為,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有助于促進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和資源要素高效流動,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推動解決國內市場高端供給不充分的問題,為消費者、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和機遇。
“以服務業為重點擴大開放,再次表明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陳紅娜說,“十五五”期間,隨著我國加大重點領域開放,持續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和自主開放,服務業的創新活力與發展潛力將得到進一步激發,國際合作的空間也將更加廣闊。
責編:
審核:王云峰
責編:王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