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我國海洋資源豐富,擁有1.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1.4萬多公里島嶼岸線,海島數量達11000多個。自然資源部發布數據顯示: 2024年海洋旅游產業增加值達1.6萬億元。人們對大海的向往,正在轉化為一次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湄洲島坐落于福建莆田市南部,是媽祖故鄉,也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更是湄洲島驅動文旅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
當地藝術團運用數控霧幕系統、全息投影和AR眼鏡等科技元素,推出科技和傳統海洋文化融合演繹的互動體驗劇《印象·媽祖》,讓觀眾在60分鐘的時間里和媽祖跨時空交流。
都說搞文旅是“攬客容易、留客難”,湄洲島發展文旅也繞不開這個難題。此前來湄洲島的游客大多只待一個白天,到了傍晚就會乘船出島。眼下,不斷增加的演藝項目留住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2024年8月,湄洲島《緣起湄洲》首演,每天有舞蹈、話劇、雜技、武術、馬術等近50場演出,最近又推出一票玩兩天的策略,兩天之內可以不限次數刷臉進出園區。
與此同時,湄洲島在旅游全產業上補鏈強鏈延鏈,推進“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發展。如今這個常住人口不到5萬人的小島,今年接待游客數量已經突破了2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20%。
目前湄洲島上共有693家民宿,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300多家。其中,很多民宿都是由島上傳統的石厝房改建的。
石厝變民宿是旅游與海島文化融合的一個探索。湄洲島石厝建筑主要建成于20世紀80年代,是島上漁民為了防范臺風天氣建造的房屋,目前保留下來的大約100多間。如何在保護中合理開發利用這些石厝,是政府部門、民宿主理人們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為了讓石厝民宿日后的生意能紅火起來,當地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不但進行基礎設施改造,還引進餐飲、咖啡等業態,同時給予了減免三年租金等優惠政策。
如今,湄洲島的民宿在旺季的時候,入住率能達到90%以上,全年平均入住率能達到30%。五年前,湄洲島游客的留宿率還不到20%,眼下,依托媽祖文化資源和“演藝+夜經濟+民宿”的復合業態,游客留宿率上升到了40%左右。
責編:
審核:劉美顯
責編:劉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