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煥新加速科技成果不斷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讓傳統產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升級,一批多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成為“數智科技”的重要載體?!皵抵强萍肌焙蛯嶓w經濟正在加快同頻共振,協同推進產業創新發展。
10月24日,工作人員在第六屆世界聲博會上展示一款人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六屆世界聲博會暨2023全球1024開發者節展會現場,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及應用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AI技術與城市治理、醫療、教育、工業、金融等眾多領域的深度融合。
合肥智己汽車交付體驗中心銷售主理人孫青強介紹了AI技術在公司產品中的應用,“我們這款產品應用現在的AI技術,實現了一鍵泊車、一鍵自動循跡、一鍵靠邊停車,還有自主停車輔助。”
10月24日,觀眾在第六屆世界聲博會上參觀機器人產品。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今年5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研發的大模型數量排名全球第二,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已發布79個。“大模型+”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激發鏈式反應。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說,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不斷增長,企業數量超過4400家,智能芯片、開發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云算、智算、超算等協同發展,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
7月6日,參觀者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會現場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展示屏前交流。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數智化”大潮中,傳統企業正在積極擁抱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自身降本增效和產業轉型升級。
始建于1958年的鄂城鋼鐵廠已有60多年歷史,而廠區內智慧煉鋼、數字化煉鋼等信息化場景卻讓人改變了對傳統鋼鐵產業“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讓鋼鐵老廠“變身”智慧工廠。
鄂城鋼鐵物流管理部鐵運車間主任張煒告訴記者,工廠的機車運輸的過程以前主要是人工控制,現在5G網絡技術可以把作業計劃、安全指令及時地傳輸到機車上面,“為下一步實現無人化,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p>
10月26日,日照興業汽配公司戴姆勒卡車縱梁智能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作人員在生產卡車縱梁。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三一重工長沙園區的18號工廠,占地10萬平方米,是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在這里,泵車的生產過程由“工廠大腦”全程智能調度,實現“一張鋼板進,一臺泵車出”的智能制造全要素落地。
三一集團智能制造相關負責人饒有福介紹,18號廠房運用5G、AI等一系列先進現代化、數字化技術,實現了物流分揀配送的無人化、生產制造終端的無人化、管理決策的智能化,“通過這三化的實現,讓我們產能提升了123%,生產效率翻倍,讓整個生產成本降低了1/3?!?/p>
在三一重工長沙園區的18號工廠廠區內,工業機器人正在工作。(視頻截圖)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應用突破,已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企業改造升級需求不斷釋放。
目前我國已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50家,連接設備近9000萬臺套。前三季度,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1.8%,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5.8%。
9月6日,在2023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5G智慧工廠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說,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做好“建、用、研”三方面工作,積極推動5G賦能實體經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金劍、丁春雨、史凱麗、徐海波、潘志偉
編輯:吳煒玲、張歡
制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責編:
審核:解西偉
責編:解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