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
“兔”與十二地支中的“卯”對應,漢代王充《論衡》說:“卯,兔也。”二者組成我們的生肖“卯兔”。
“卯”的本字描畫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說文解字》說:“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在十二時辰中,“卯”時是指早晨5-7時。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滿著無限生機。
北宋畫家崔白的名作《雙喜圖》,就是以綬帶鳥和烏兔作為主角,以和諧的美感來表現兩種動物傳達出的吉慶色彩。明代家周之冕《松兔圖》特意將一只美麗機敏的黃兔,與松、梅、水仙、靈芝這此帶有濃濃吉慶高潔色彩的象征物同繪于一圖。
古代文學作品常將“玉兔”喻為明月,有“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冰兔半開魄,銅壺微滴長”之說。《孫子兵法》有“動如脫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馬則追風逮日”;《三國演義》有“馬如赤兔,關公干里走單騎”之說。
兔子前肢短,后肢長而有力。它的前后肢比例為5∶9,因此宜于上攀而拙于下降。因此,在民間的傳說中,屬兔的人以及兔年的人們可以步步登高。
步入兔年,愿您步步登高、大展宏“兔”!
圖:兔年到,大展宏“兔”掛飾、布偶琳瑯滿目。
海浪工作室出品
文案:王錦川
美編:陳艷嬌
責編:高娜
審核:辛然
責編: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