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濟南日報
劉彪
手機查看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生產力,正在像水和電一樣,成為個人和企業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基礎需求,在各行各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中國算力大會將在濟南召開,濟南得益于在算力領域的領先優勢,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正推動濟南高質量發展。
AI服務器產銷量全球第一 國內超過50%的AI算力來自濟南
濟南作為全國第二個、山東唯一的綜合型中國軟件名城,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三區疊加”,這在全國也是唯一一個。
一系列國字號頭銜的背后,是濟南在算力等基礎領域的領先優勢:目前,濟南服務器產銷量全國第一、全球第二,AI服務器產銷量全球第一,超算制造全球第二,國內超過50%的AI算力來自濟南。
近年來,濟南聚焦算力、算法、算數創新,謀劃推動部省市共建中國算谷,算力產業飛速發展,算法、算數資源加速集聚。在通用算力方面,濟南共有11個規模較大的互聯網數據中心、20329臺服務器,數據中心存儲資源居全省首位。
在科學算力方面,濟南擁有全國重點布局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新一代山河超級計算平臺高性能計算能力達60Pflops(雙精度計算峰值,每秒千萬億次)。在專用算力方面,智算中心、人工智能島等重大產業生態項目穩步推進,服務水平居全國前列。
在算法支撐方面,濟南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總量占據全省半壁江山,規模總量、創新平臺、資質資格、重點企業、優秀產品等10項關鍵指標連續18年居全省首位。
連續四年獲評“中國領軍智慧城市”
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已經與水電氣暖一樣,成為最核心的生產力之一。算力強了,便會推動一個地區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這一點在濟南體現尤為明顯。
截至2021年底,濟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穩居全省第一位,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達到45%,高于全省平均9個百分點,穩居全省首位;軟件業務收入3803億元,同比增長20.3%。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濟南持續領跑。2021年,濟南集成電路設計業增速達到193.9%,增速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1位;4家企業項目入選國家2021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145個項目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大數據“三優兩重”項目名單。
濟南產業數字化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八,累計上云企業數量突破5萬家,浪潮云州連續3年入選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國家級“雙跨”平臺和特色平臺數量達到4個,獲批建設6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濟南城市數字化走在前列,2021年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獲批建設濟南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成功入選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示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蟬聯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連續四年獲評“中國領軍智慧城市”,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賦能實體經濟 首次進入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前列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并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數字引擎”加力賦能實體經濟,促進了濟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2021年,濟南工業經濟穩中提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規模總量連續四年跨越四個千億臺階,營業收入達到8336億元,首次突破8000億元大關。
借力數字化轉型,濟南工業發展能級正穩步躍升。比如浪潮智能工廠,在浪潮云洲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下,在業界首次實現大規模定制化模式升級,成為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這里,智能鎖附機器人每8分鐘可自動鎖完130顆螺絲;工廠可同時生產數十類產品,實現大規模定制化,生產效率提升30%。
山水集團與浪潮云ERP打造的“智慧山水”,實現生產管理可視化、過程控制自動化、生產現場無人化、故障預控化。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焊裝車間,主要工藝自動化率達100%;209臺機器人可有條不紊地進行駕駛室焊接、涂膠、滾邊、沖鉚,174臺AGV無人小車可進行零件配送、物料傳輸……
在智能化推進過程中,濟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21年,濟南制造業占工業的比重達到90%,先進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達到60%;濟南首次進入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前列,居山東省第2位;四大主導支柱產業鏈式集群規模化發展崛起成勢,規模總量達到1.3萬億元,其中,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
濟南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21年,濟南2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總數達到7家;累計培育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449家,市級以上“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488家;山東電工、中國重汽、浪潮集團、神舟制冷等20余家企業的30多個產品強力賦能北京冬奧,充分展現了“智造濟南”的創新創造活力。
按照最新的發展規劃,濟南將以加快建設智能經濟強市和數字先鋒城市為牽引,到2025年,打造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2個萬億級產業高地,支撐工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四大主導支柱產業規模總量突破2萬億元;到2026年,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30%。(濟南日報記者 劉彪)
責編:
審核:王樂雙
責編:王樂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