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
余華尊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實習記者 余華尊 北京報道
中科院植物所近日對外展出80余個蘆薈屬品種。據悉,此次展覽是國內蘆薈屬植物單屬展覽展品數量最多的一次。
世界范圍內,蘆薈屬植物大約有500多種。在國內,收集蘆薈種類超過200個的植物園鳳毛麟角。除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只有北京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等少數幾家。此前,蘆薈屬植物一般作為多肉展的一部分,而不是單獨的個展,出現在展覽中。
9月19日起,公眾可前往植物研究所的展覽溫室,參觀來自非洲東南部、馬達加斯加、阿拉伯地區等地的80多個蘆薈屬品種,全方面了解這位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擁有1900萬年歷史的“寶藏”植物。
現場:橘紅色的蘆薈花正在綻放
蘆薈屬植物資源展,介紹了蘆薈的分類、分布、起源、用途、應用歷史,以及我國蘆薈屬植物資源的引種和保存現狀。62余種盆栽蘆薈集中在四季花廳展出,還有30多個品種,按照原產地分類,種植在多肉植物室。
大樹、灌木、扇形、蔓生、懸垂......根據植株和花序形態,蘆薈屬植物被分成草蘆薈、斑點蘆薈、樹蘆薈等10個群組。樹狀植株最高可達18米的大樹蘆薈分布在南非地區,在四季花廳,它還是“小苗”的樣子。
你見過蘆薈開花的樣子嗎?原產于阿拉伯地區的蘆薈屬植物飄搖蘆薈,花期與北京栽培的植株近似。此刻,它就擺在四季花廳的展板前。只要一進門,就能看見它橘紅色的穗狀花序,從高高的花莖上脫穎而出。此外,觀眾還能在四季花廳一睹“翡翠殿”、“小紅帽”和“勞氏蘆薈”的芳容。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生活在南半球的蘆薈,如南非地區的一些種類,由于季節與我們相反,原本當地陸續從冬至春季(6-11月)開放的種類,在國內則多集中在秋冬春季開放(9月至次年3月)。
如果你見到庫拉索蘆薈,一定不會覺得陌生。在全世界,它是應用最廣的藥用蘆薈。我國藥典中記載的“老蘆薈”,就是庫拉索蘆薈汁液的干燥物。此外,它還是我國最早登記的蘆薈屬引種植物。
非常適合家用的蘆薈,非木立蘆薈莫屬。它的汁液有助于創傷的愈合,又因為汁液氣味不重,比庫拉索更適合涂抹傷口,或長口瘡時含在口里。此外,它還對便秘有一定的療效。
溯源:來自南非,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蘆薈屬植物來自哪里?主要分布于何處?哪個國家的種類最多?
約1900萬年前,蘆薈起源于中新世早期的南部非洲。目前主要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東部、南部、阿拉伯半島、馬達加斯加和西印度洋的島嶼。分布種類最多的國家是南非,大約有155種。
公元前4世紀,蘆薈就以汁液干燥物的形式,隨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國。而我國第一次出現蘆薈屬活植物引入的記載,是在北宋期間,當時泉州和廣州是通往東南亞的主要港口。常見于我國海南、廣東等華南沿海地區的“中國蘆薈”華蘆薈,很可能是原產于阿拉伯、東非地區的種類作為藥用植物引入后,在當地栽培,后逸為野生。
我國最早的蘆薈屬植物引種記錄,從1949年開始。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中國科學院分類研究所,建立了植物引種栽培組,接受了解放前隸屬于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遺留的300多種植物,給予了第一批編號。
“278:49”,就是最早登記的蘆薈屬植物庫拉索蘆薈的引種編號。目前,我國遷地保育的蘆薈屬原生種類已超過250種,大部分保存在南北各地的植物園中。
據悉,此次蘆薈屬植物資源展的資料來源于植物所還未發行的新書——《中國遷地栽培志百合科蘆薈卷》。該書收錄了180余種蘆薈屬植物,前期籌備時間超過2年。目前已完稿,預計今年或可出版與讀者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