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4《今日亞洲》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發表涉臺謬論,暗示可能武力介入臺海問題。分析認為,高市早苗的涉臺謬論背后是日本右翼勢力突破和平憲法束縛、謀求“軍事大國”地位的偏執和狂妄。
圖謀擁核!
日本防務政策加速轉向
據日本共同社13日報道,多名日本政府和執政黨相關人士12日透露,自民黨基本決定最快下周開始討論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安保相關文件,加速推動防務政策轉向。預計如何對待日本長期堅持的“不制造、不擁有、不引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也將成為議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被問及是否繼續堅持“無核三原則”時,回避了明確表態。
日本防衛大臣:韓澳都將擁有核動力潛艇 日本為何不能有?
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更是表示,韓國和澳大利亞都將擁有核動力潛艇,日本為什么不能有?
今年9月,日本防衛省下設的“從根本上強化防衛力相關專家會議”曾提交報告,聲稱為了強化“反擊能力”,日本海上自衛隊需為潛艇搭載可以發射遠程導彈的艦載垂直發射系統,而該系統的有效運用又要求潛艇具備遠距離且長時間潛航能力。以此為由,該報告建議日本研發核潛艇。
到10月中下旬,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在建立執政聯盟的同時,也就推動獲得“下一代推進系統”潛艇達成協議,為研產及列裝核動力潛艇“開綠燈”。
扯下遮羞布!
日本想成為“能戰之國”
高市早苗延續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右翼政策主張,在強化軍事力量、修改和平憲法議程上態度激進。
今年8月,日本財務省宣布2026財年防衛預算申請額為8.85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高市早苗在施政演說中提出,必須自主地推進防衛力量的根本性強化,為此,將原定于2027財年實現的“防衛費占GDP2%”的目標提前至本財年內達成。
日本執政聯盟討論修改《憲法》第九條
13日,日本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在國會內召開了“憲法修改條文起草協議會”首次會議,就修改《憲法》第九條和創設緊急事態條款確認了深化討論的方針。
日媒:日本自衛隊計劃恢復“大佐”等軍銜舊稱
與此同時,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日本政府正考慮為日本自衛隊的“軍銜”改名,恢復舊日本軍隊的軍銜。
日本憲法第九條明確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家權力發動戰爭、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解決國際爭端;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交戰權。在這個意義上,日本自衛隊在名義上并非軍隊,從“將”到“2士”共分為17個等級,其稱呼使用突出其“專守防衛”理念。
新的修改方案則是將統合幕僚長與陸海空幕僚長中星級較高的將領改稱“大將”;其他的“將”則改稱“中將”;“1佐”“1尉”分別改稱“大佐”“大尉”。有分析認為,更改自衛隊軍銜名稱意在將其重組為更接近正規軍隊的組織。
日本在野黨:舍民生推修憲 非常危險!
日本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13日在記者會上批評稱:“不能容許在國民希望政府解決物價高漲等民生問題時,卻把討論引向修憲方向。修憲不應僅由自民和維新兩黨推進,這是非常危險的動向。”
自我松綁!
日本將撤銷殺傷性武器出口限制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聯合執政的日本自民黨和維新會已開始研究,計劃年內設立執政黨協商機制,正式啟動對廢除“5類”武器出口限制的討論。據報道,所謂“5類”,是指日本現行規定僅允許以“救援、運輸、警戒、監視、掃雷”五種用途出口武器的條款。一旦廢除,殺傷性武器出口將顯著擴大。
日本先后于2023年12月、2024年3月兩次大幅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及其實施方針,使日本生產的殺傷性武器不僅可以直接出口至給予日本“生產許可”的授權國,還可以附帶條件地出口至其他15個國家。
自我松綁!日本防務企業“集體出海”
今年8月,澳大利亞和日本簽署了11艘新型護衛艦采購協議,創造了日本防衛裝備出口的最大訂單紀錄。11月6日,在2025年印度洋—太平洋國際海事博覽會上,日本組織了最大規模防務企業“集體出海”,其中包括軍工巨頭三菱重工。
近年來,日本不斷升級防務裝備,尤其是新型武器系統,包括無人潛航器、激光武器、新型反艦導彈的研究,為自身軍事松綁、進軍國際軍火市場做準備。(CCTV4《今日亞洲》)
責編:
審核:于琳琳
責編:于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