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春節假期后,各地鉚足干勁,努力實現外貿“開門紅”。從企業車間到產業園區,從鐵路口岸到船舶港口,繁忙的景象見證著中國與世界聯結,也見證中國外貿的澎湃活力和向“新”提質。環球資訊廣播特別策劃《新年啟新程 外貿向“新”行》,一起去各地尋找外貿的新年新氣象。
春節后,位于浙江金華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喜迎蛇年開市。伴隨著7.5萬名商戶開門迎客,產品上新,義烏的上游工廠和下游物流,也都跟著動了起來,力拼外貿“開門紅”。
義烏國際商貿城外景
早上一開工,義烏一家文化用品公司的總經理何犁紅就召集起設計人員,討論今年系列新品的設計修改方案。
何犁紅告訴記者,公司每年能賣出約三千萬個禮品袋,而產品的款式多達數千種,遠銷全球。這就需要她們設計的產品不僅外在精美、新奇有趣,還要根據不同客戶的喜好實現定制化。
“我們出了一千多個款,現在一開門我們就要改各種設計,根據來自不同國家的客戶不同的反饋,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在義烏一家文化用品公司,設計人員在討論新品的設計修改方案
在這邊的工作室,設計人員忙著修改設計方案,而在隔壁的展廳,已經有國外的客戶通過視頻連線同步選品下單。
義烏某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業務員張璐告訴記者:“印度的客戶,還有巴西的、阿根廷的,這些客戶都在跟我們預約打電話,有一些客戶甚至先給我們看一下他那邊店面的情況,是在賣一些什么產品,希望我們給他推介他們店里能賣的產品。”
新春假期才剛剛結束,全球的訂單已經紛至沓來,也讓義烏物流人的忙碌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集裝箱卡車在倉庫門口排成一排
在義烏鐵路口岸集拼倉,二十多輛集裝箱卡車在倉庫門口排成一排,等待裝箱。
浙江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操作中心負責人方亮說:“節后正常情況下,我們一般是差不多在元宵節以后才會進入到一個正常的節奏,像今年的話,我們從大年初三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客戶把貨送過來,我們從大年初七就已經開始裝柜了,而且每天的裝柜量也是非常多的,我們整個倉庫就已經處于一個爆滿的狀態了,人員也都提前全員復工了。”
物流公司的倉儲內堆滿貨物
訂單不等人,如何才能讓從“世界超市”發出的貨物更快一步送到客戶手中呢?
2月21日,浙江首票以“TIR+跨境電商”模式出口的貨物從義烏啟程,經黑龍江綏芬河口岸出口俄羅斯莫斯科。
TIR是在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基礎上建立的國際貨物運輸海關通關系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持有TIR證書、經批準的車輛可以在各締約國之間便捷通關,全程一般不需要再次開箱檢查,實現“一次申報、一車直達”。這也是義烏在新一輪國際貿易綜合改革中,推動完善跨境電商規則等方面先行先試的最新舉措。
浙江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元峰說:“以往都是發空運比較多,TIR真的實現了‘門到門’、一車直達到底的運輸服務,時效比空運稍微慢一點,但是價格只有普通空運的三折。”
義烏國際商貿城
變化不止于此。目前,義烏還完成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杭州分中心義烏服務中心設立;首家“義烏好物”品牌出海集合店開業;以及進口日用消費品正面清單首單落地等多項改革舉措。其中,進口日用消費品正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降低清單內商品的進口成本,推動義烏進口市場的進一步壯大。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陳翔告訴記者:“據我們測算,首單3類商品檢測認證效率提升了75%,費用成本也下降了15%-30%,有效提升了進口商品檢測認證的效率,降低了中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
在產品創新和配套服務升級的持續驅動下,義烏在外貿領域交出了喜人的“成績單”。據義烏海關統計,2024年,義烏市進出口總值達6689.3億元,同比增長18.2%,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5889.6億元,增長17.7%。
這座被譽為“世界超市”的城市,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市場。
記者|方可圓 義烏臺
簽審|李琳
監制|蔡耀遠
責編:
審核:陳鳳祁
責編:陳鳳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