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不到22歲的張怡寧擊敗朝鮮黑馬金香美加冕女單桂冠,包括蔡振華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北京小丫已經成為了中國女乒當仁不讓的領軍人物。將近四年過去了,雖然即將到來的奧運會乒乓球賽的賽制發生了變化,三名出征奧運的選手名單懸而未決,不過張怡寧以其穩健,王楠以其經驗,郭躍以其銳氣,成為最大的熱門人選。而她們也是北京奧運會奪冠的最大熱門,對她們任何一個人來說,奧運冠軍都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
在雅典奪得雙金之后,張怡寧一直穩坐女乒的一姐之位,不過近期由于其技術的革新和新嘗試,張怡寧的成績有所下滑,在本賽季初幾項巡回賽中都折戟沉沙,世乒賽張怡寧也沒能問鼎女單冠軍,而被小將郭躍擊敗,一時間很多人大呼該是女乒一姐改朝換代的時刻了。不過備受爭議和質疑的張怡寧并沒有就此消沉,反而外界的質疑之聲帶給她更多的動力,在中國賽中她用一座冠軍獎杯有力地回應了別人心中的疑問,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作為奧運會的衛冕冠軍,張怡寧身上的壓力不言而喻,特別是在家門口作戰,如果能夠問鼎,自然頗具意義。然而對張怡寧而言,北京奧運會更重要的意義是為自己正名,向世界證明她依然有能力一統乒壇,屬于張怡寧的時代并沒有過去。的確,面對以郭躍為首的小將強勢的崛起以及老將王楠的老而彌堅,張怡寧急需一個機會證明自己,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再次贏得奧運冠軍,成為比肩前輩鄧亞萍兩連冠的乒壇女皇。這個冠軍對她來說是證明是鼓勵,更是職業生涯最值得銘記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大賽之中經驗豐富的王楠是最讓人感到踏實和放心的。站在球場上的王楠總有種淡定從容寵辱不驚的大氣,那是常人難以比擬的氣質,是歲月的積淀也是遍嘗成功與失敗滋味后的海闊天空。在人才濟濟新人輩出的女乒,王楠依然有著自己不可動搖的位置。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王楠仍揮舞著球拍,兢兢業業地訓練比賽,雖不敢說完全理解,但是她心中的堅持和執著表露無遺。
可以說,王楠是為了北京奧運會才一直堅持到今天的,雖然身經百戰的她幾乎什么冠軍的滋味都嘗過,但奧運會冠軍的吸引力激勵著王楠不斷努力,今年的女乒世界杯她擊敗張怡寧奪冠,在人們不知不覺間她所獲得的世界冠軍數量已經超越了鄧亞萍,對于王楠這樣一名選手來說,必定期待著職業生涯能有一個完美的收官,奧運冠軍無疑是她打球多年來雄厚實力的最佳佐證,同時也是功成身退的完滿句號。帶著一枚奧運單打金牌掛拍而去,留下一個令新秀們高山仰止的紀錄,靜靜等待后來人的超越,對王楠而言該是多圓滿的事情。
誰都無法否認小將郭躍本賽季以來的強勢表現風頭幾乎蓋過了兩位乒壇大姐,很多人看好郭躍將成為張怡寧之后女乒的新一代領軍人物。小小年紀的郭躍能奪得世乒賽的女單冠軍,就已經說明她不俗的實力,更何況經歷了之前的雪藏風波,這使得郭躍更多了幾分成熟,有同齡人少見的老成。
如果說奧運冠軍對王楠來說是個句號,那么對郭躍而言這必定是一個新的輝煌起點,也是其搶班奪權的最有力“武器”。年輕是她最大的資本,雖然和王楠張怡寧等人相比,經驗的欠缺讓她略顯吃虧,但是年輕人的爆發力是難以預料的,誰都不好預測郭躍會在08年書寫下如何的篇章。如果能微笑著帶上奧運金牌,那么正如四年前的張怡寧一般,雖不好說已經真正接過一姐的衣缽,但是郭躍至少目前是未來領軍的第一人選。誰又敢說那不會是又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呢?
(b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