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已久的王治郅突然現(xiàn)身加州的奧克蘭,為重歸中國男籃參加世錦賽作最后的努力,此時是當?shù)貢r間22日清晨5點,北京時間22日8點。王治郅是連夜驅(qū)車趕到奧克蘭的,從加州中部的洛杉磯到北部舊金山灣區(qū)的奧克蘭,時而穿行于洛基山脈,共耗時5小時。
由于22日當晚將舉行中國男籃與美國“夢五隊”的表演賽,理論上王治郅實際上只剩下12個小時供他回旋。但實際上王治郅的命運會在中午確定,因為中國男籃的訓(xùn)練是當?shù)貢r間上午10點30分,結(jié)束時間是12點30分,在這兩個小時內(nèi),王治郅將在NBA官員的安排下與主教練王非、領(lǐng)隊匡魯彬會面,一場長達近三個月的“胡不歸”之爭將上演一幕收尾高潮。
未去溫哥華之謎
事實上籃管中心也已經(jīng)準備將此事件在中美熱身賽之前劃上句號,他們“獨家”呈給一家體育日報一封曾由阿的江轉(zhuǎn)交大郅的信件,并有一篇專訪,受訪者未具名,而是以“籃協(xié)”的名義。在此信中,籃管中心承諾“只要你盡快回國訓(xùn)練、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大賽,我們和八一隊不會對你做任何處罰;你仍可以和NBA的任何球隊簽約,到NBA打球。”
但是在專訪中籃管中心三次提到王治郅“不予回應(yīng)”或“沒有回音 ”,并寫道“8月12日王治郅轉(zhuǎn)告我們他決定不回國,可以去加拿大或17日在美國丹佛與國家隊匯合。但在加拿大和丹佛我們都沒有見到王治郅。”大郅在美國已經(jīng)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看到采訪全文和那封信件。北京時間8月22日下午4時20分(當?shù)貢r間22日凌晨1時20分),記者突然接到王治郅打來的電話,但并不知大郅此時正穿越在高速公路上,信號時斷時續(xù)。
記者向大郅詢問,既然他想在溫哥華與國家隊會合,為何仍然一直在洛杉磯?大郅說,他曾于12日委托華裔朋友陳偉明與籃管中心聯(lián)系,表示愿意去溫哥華,但是他沒有加拿大簽證,希望國家隊幫助辦理。當時籃管中心的答復(fù)是還必須和領(lǐng)導(dǎo)商量,要大郅等待消息,于是錯過了16日的比賽。8月17日,國家隊結(jié)束溫哥華的比賽飛抵丹佛,王治郅說:“我在國家隊到丹佛當天,就給匡指導(dǎo)打了電話,他要我給信主任(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直接聯(lián)系。我給他的辦公室和手機都打了,但一直沒有打通,沒有人接。”
小尼爾森密訪丹佛
大郅事件的另一個插曲,是已榮升小牛隊競賽主管的小尼爾森受國家隊之邀,秘密抵達丹佛與國家隊有關(guān)人士會面。小尼爾森于當?shù)貢r間21日悄悄返回達拉斯之后,才透露了他此行的目的。
事實上,小尼爾森在他被提拔的第二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談過大郅事件的一些隱情,只是出于小尼爾森當時微妙的處境不便公布。他說,賽季結(jié)束后一周,他曾與大郅吃飯,席間大郅提出想在小牛隊打夏季聯(lián)賽,但小尼爾森不同意,他說除非大郅能拿到CBA和八一隊的許可證明,因為小牛與這兩家都有承諾協(xié)議。大郅以為能拿到證明,但是并未如愿,于是他未與小尼爾森打招呼便離開達拉斯去了洛杉磯,這便是“消失”的源頭,小尼爾森對此十分不快。
小尼爾森從丹佛回來后說:“我們的立場是,我們只是站在邊線(是局外人),王應(yīng)該與CBA重修舊好,收拾好這個爛攤子。但我很高興我去丹佛了,小牛隊苦心經(jīng)營好幾年才得以和中國建立良好關(guān)系,我必須確保現(xiàn)在這種尷尬處境不會破壞這種關(guān)系。王選擇這條路,我們和他們一樣吃驚,如果我們將來還想與中國合作,信任最重要。我就是想和他們坐下來重新鞏固那種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