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找到合適的對手,中國足球一定會讓人看到希望。只是像緬甸隊這樣的對手,實在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每個上場的中國球員都竭盡全力,李瑋峰更是在緬甸人的旁觀中打進了驚世駭俗的凌空倒鉤。一根胡蘿卜似乎吃出了人參的味道,中國足球又吊人胃口了。
“嫦娥”馬上就要奔月了,按說國人的眼光和品位都應該更高一些,但說到足球這方面我們不得不一再地探下腰,從二流摸到三流,以至于如今要和緬甸隊在一條線上起跑。面對由大學生和小職員組成的緬甸隊,從生活到訓練都已經相當職業的中國球員內心里一定有種恥辱感,而不是優越感。只有這種知恥而后勇的感覺才能刺激起全隊的斗志。他們認真地投入到比賽中,不僅要爭取勝利,還要勝得超乎常規,否則是沒有臉面和信心再往前走的。或許有人覺得新人劉健的慶祝動作很矯情,打個業余球隊至于激動成這樣嗎?可我以為這樣的態度恰恰是中國隊最終獲得大勝的關鍵。
不再單純地依仗身高優勢,不再通過懶散的走動把比賽搞成“頭球隊”與“藤球隊”的對抗,這應該是福拉多帶領國足以來的一個顯著變化。你的起點可以很低,但你的境界不能太低,否則進再多的球都是低俗且無趣的。為此,我們應該向福拉多表示一下敬意,他確實讓中國隊恢復了一支球隊應有的常態。被見過大世面的央視解說員驚呼“有了西班牙的味道”,這是在戰術上對中國隊的褒獎,暫且不論這種味道以后還有沒有,起碼這個隊伍是有些追求的。見慣了朱廣滬的種種精神制勝法,終于有人開始認真地從腳下找出路,而不是抱著腦袋去撞墻,中國足球也算開始了一次撥亂反正的嘗試。
由于對手的過度孱弱,正常的人很難在近乎施虐的比賽中體會到足球對抗的魅力,大勝的快感因此是打了折扣的。因為沒有人來逼搶,李瑋峰的進球看起來像雜耍,與真正的伊布拉西莫維奇還有不小的距離。遙望南非,我們更不敢樂觀,只希望中國足球能少一些非正常死亡。一根胡蘿卜有沒有人參味不重要,只要不充大瓣蒜,不裝蔫茄子,總是有些價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