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1月26日訊(記者 孫翔) 26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吳鵬飛在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大眾網獨家為您梳理整份報告,帶您一圖讀懂2015山東檢察成績單。
【避免建設資金流失9.6億元】全力維護政府投資安全,選派2901名檢察官定點聯系大項目1182個,協助排除廉政隱患3870個,避免建設資金流失9.6億元。
【批捕高利轉貸、“老鼠倉”等經濟犯罪3302人、起訴6548人】
【立查職務犯罪嫌疑人】全年共立查各類職務犯罪嫌疑人3675人,其中縣處級干部183人、廳級以上干部19人。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秦玉海、省工商局原局長牛啟忠等一批嚴重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查處為官不為、為官亂為構成犯罪的國家工作人員921人。
【懲治妨害電子商務,侵犯商標權、專利權等刑事犯罪738人】立足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查辦科技項目實施、科研資源管理等過程中的職務犯罪51人,懲治妨害電子商務,侵犯商標權、專利權等刑事犯罪738人。
【立查監管不力、導致嚴重污染環境的職務犯罪53人】組織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和環保執法專項檢察,督促整治污染企業419家,監督移交環境違法案件62件,批捕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289人,立查監管不力、導致嚴重污染環境的職務犯罪53人。
【查辦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職務犯罪52人】圍繞凈化改革環境,立查注冊登記、項目審批、“營改增”等環節該管不管、該放不放、以權謀私、失職瀆職的職務犯罪282人;查辦借國企改革之機搞優親厚友、利益輸送,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職務犯罪52人。
【向黨委、政府提交專題報告255份】主動參與改革決策法律咨詢,及時向黨委、政府提交專題報告255份,促進改革與法治同步推進。嚴格區分法律政策界限,共為33名被誣告錯告的國家工作人員和企業負責人澄清問題,還以清白。
【幫助企業解決勞資糾紛、產權矛盾等涉法涉訴問題1265個】出臺依法保障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意見,開通涵蓋3196家企業的檢察服務“綠色通道”,幫助解決勞資糾紛、產權矛盾等涉法涉訴問題1265個。
【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8.2億元】依法打擊強攬工程、強迫交易等坑企害企刑事犯罪468件,查處在企業融資、投標、減稅等過程中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76件,監督糾正插手經濟糾紛、非法查封凍結企業財產的案件108件。通過辦案,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8.2億元,使51家企業走出困境。
【立查基層政權和村民自治組織的職務犯罪936人】抓住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小官大貪問題,立查發生在基層政權和村民自治組織的職務犯罪936人。健全同步介入重大安全事故調查機制,立查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損失的職務犯罪46人。
【緝捕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86人】加大查辦行賄犯罪力度,立查不擇手段圍獵干部、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賄犯罪306人。緝捕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86人,勸返“百名紅通人員”1人,追繳贓款8560余萬元。
【共起訴職務犯罪嫌疑人3120人,法院已作有罪判決2107人】利用信息技術固定關鍵證據310件、抓捕涉案人員191人。市級院與基層院全部建成同步錄音錄像中心,辦案質量實現新進步。全省共起訴職務犯罪嫌疑人3120人,法院已作有罪判決2107人,案件起訴數、有罪判決數均居全國前列。
【加強預防警示教育】加強預防警示教育,納入黨委政府反腐倡廉總體規劃,全省檢察機關組建163個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宣講團,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五進”巡回宣講2037場,受教育人數33萬人。加強預防志愿者隊伍建設,全省預防志愿者增加到6865人,組織開展特色性預防活動3136次
【深化社會化、專業化預防】深化社會化預防,建成預防網站60個、預防文化傳播點551個、公共場所固定宣傳平臺803個,擴大了預防宣傳的影響力。深化專業化預防,結合辦案提出預防建議316份、提交年度報告161份,地方黨政領導批示218件次,促進了腐敗問題源頭治理。
【堅守防止冤假錯案底線】嚴把批捕、起訴案件質量關,對不符合法定條件案件一律不批捕不起訴,共提前介入案件1100件,退回補充偵查2.4萬次,因不構成犯罪和證據不足不捕不訴7581人。嚴格排除非法證據,依法糾正誘供等違法情形1008件,排除非法證據222份。
【積極構建相互支持、良性互動的新型檢律關系】三級院全部建成標準化、規范化的律師接待室,研發應用律師網上預約、電子卷宗系統,共接待律師2.3萬次,提供閱卷1.7萬冊,辦理會見、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事項9460件。
【深入開展專項監督活動】共監督糾正派出所適用強制措施不當等問題205個;督促糾正道路交通執法違法案件334件;依法糾正虛構法律關系、惡意提起訴訟的案件90件;辦理不當扣押、違規拍賣等執行監督案件583件;建議有關部門收監執行42人,整改監管安全隱患198個。
【加強刑事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監督】加強刑事立案、偵查和審判監督,監督立案784件,監督撤案1257件,追捕追訴4601人;抗訴刑事案件506件,法院已改判和發回重審273件。加強刑事執行監督,監督糾正刑事強制措施執行、刑罰變更執行中的違法情形2231件。
【嚴肅查處司法人員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等職務犯罪120人】加強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抗訴和提出再審檢察建議445件,開展訴訟違法調查523件,辦理督促、支持起訴案件167件。對司法腐敗零容忍,嚴肅查處司法人員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等職務犯罪120人。
【共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39562人、起訴79280人】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個人極端暴力等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共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39562人、起訴79280人。依法決定不捕不訴初犯、偶犯、過失犯6091人,促成刑事、民事和解3225件,建議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2138人。
【全面推行檢察宣告制度】全省建成檢察宣告庭596個,對檢察決定公開宣告,現場解疑釋惑,宣告的2839起案件全部案結事了,受到群眾歡迎。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治安突出問題的專項整治,廣泛開展檢察官以案釋法活動,引導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突出打擊危害民生民利犯罪】嚴懲拐賣婦女兒童,侵害殘疾人、老年人和農村留守兒童犯罪712件;查辦社會保障、征地拆遷、教育就業等民生領域職務犯罪877人;批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等犯罪人342人,監督糾正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等問題128個。
【幫助1083名涉罪未成年人改過自新】查處虛報冒領、侵占私分支農惠農資金的職務犯罪1343人,追回資金2.8億元。加強對涉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建立捕、訴、監、防一體化機制,開展社會調查859次,封存犯罪記錄423件,幫助1083名涉罪未成年人改過自新、回歸社會。
【健全完善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搭建服務群眾新平臺,深化“五進兩服務”大走訪活動,組織開展送法律、送救助、送溫暖走訪幫扶活動,更加自覺地用腳步丈量與群眾的距離,共走訪群眾16.3萬人次,幫助解決困難問題1萬余件。
【打造服務群眾新品牌】建設網上網下相結合、訴求辦理“一站式”的檢察服務大廳,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共受理解決群眾訴求3.6萬件。彰顯司法人文關懷,對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生活陷入困境的1506名當事人及其親屬司法救助841萬元。
【認真做好司法改革試點】按照中央、省委和高檢院的統一部署,啟動第二批司法改革試點,扎實推進司法責任制、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檢察官職業保障、省以下人財物省級統一管理等四項改革試點,充實司法一線辦案力量,加快建立權責明晰、制約有力、運行高效的檢察權運行機制。
【穩步開展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共排查案件線索39件,通過訴前程序監督糾正33件,經層報高檢院批準,提起了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加大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力度,建成與高檢院聯通的視頻接訪系統,廣泛開展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妥善處理各類信訪4.8萬件。
【創新檢務公開舉措】堅持“開門辦檢”,開展常態化新聞發布會和檢察開放日活動,設立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詢等信息化公開平臺,構建“兩微一端”新媒體矩陣,共發布檢務信息21.9萬條,公開案件信息和法律文書20.6萬件。
【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外部選任人民監督員1138名,共監督案件86件。擴大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范圍,快速辦理輕微刑事案件2855件,審查起訴平均周期縮短到5天,認罪認罰率98.26%。
【建成“五位一體”司法規范化新模式】圓滿完成“三項建設”三年規劃。建成“五位一體”司法規范化新模式,司法辦案更加規范,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衡量檢察工作力度、質量、效果的核心業務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信息化建設發生質的飛躍】以“八大系統”為主干的檢務綜合平臺投入使用,推出“全視通”、“檢視通”等一批管用實用的特色系統,為檢察工作插上了科技“金翅膀”,省院及6個市、縣檢察院被高檢院命名為全國科技強檢示范院,是命名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基層基礎面貌煥然一新】全國先進、優秀基層院增至68個,556個派駐檢察室全年共協助辦理職務犯罪案件623件,獨立或協助辦理批捕、公訴和訴訟監督案件3061件,監督糾正社區矯正違法1661件,受理群眾信訪9923件,化解矛盾糾紛1774起。
【錘煉過硬業務素能】啟動新一輪大規模專業化、職業化教育培訓,共舉辦各類業務培訓682期、培訓3.8萬人次。大力實施檢察人才“六項重點工程”,省級以上檢察業務專家、市級業務尖子、基層辦案能手達到2128人,在高檢院組織的兩項全國性檢察業務競賽中3人進入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