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15日訊 主動與消費者聯系,想方設法消除投訴,“3·15”維權日,不少商家紛紛采取了各種公關措施,以減少投訴對自身產生的負面影響,對此,消費者呼吁,商家重視投訴不應僅僅在“3·15”。
14日,記者在泉城廣場“3·15”消費者維權活動現場看到,人群中不時閃現商家人員的身影,一旦發現與自己有關的投訴,立時引領到自家展位面前。槐蔭區的郭大媽剛一說要反映某通信公司的話費問題,人群中立時出來一工作人員,將郭大媽領到了該通信公司的展位前,馬上安排現場工作人員接待。原來,郭大媽前不久購買了該通信公司的長途卡,當時上門推銷的工作人員告訴她,使用該卡長途話費每分鐘0.15元,可現在打出來的話費顯示為每分鐘0.3元,工作人員看了辦卡憑證后向郭大媽解釋,當時他們公司確實實行了長途優惠措施,但在購卡過程中就已經優惠了。了解詳情后,郭大媽心情才豁然開朗。
在泉城路一品牌手機客服中心,消費者李先生拿著剛買的手機告訴記者,買了還不到一個月,就出現了開不開機的情況,修過一次了但問題仍然存在,再修不好就去消協投訴,李先生氣呼呼地表示。工作人員檢測后告訴李先生,需要更換的手機部件暫時缺貨,承諾第二天手機修好后將派工作人員親自送到李先生家中。一位客服人員無奈地告訴記者,“3·15”馬上就到了,各界都在關注消費維權,搞得他們都很緊張,一出現質量問題,他們都會在第一時間處理,處理不了的,也會想方設法安撫消費者,絕對不能讓其前去投訴。
對此,市民陳羽先生表示,每年的消費者權益日,商家服務態度總是格外好,處理問題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但“3·15”一過,很多商家對投訴問題的處理依然恢復原狀,陳先生認為,商家重視投訴不能僅僅停留在“3·15”前后,重視消費者維權問題更應該體現在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