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訊(記者仇兆燕)衛生部出臺的《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已經結束了征求意見期,有望出臺。而根據該《規范》記者對京城的商場和超市進行了調查后發現,目前化妝品標簽標示不規范的現象絕非少數,未來盡半數化妝品將迎來一次改頭換面的大變身。而專家表示,未來將給予企業過渡期,以降低企業損失。
規定
“特效”、“全效”禁用詞百個
根據《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草案,近百個詞匯都屬于禁用詞,其中包括:特效、高效、全效、控油等虛假夸大用語和除螨、改善內分泌、抗皺等明示或暗示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將不得出現在化妝品的標簽上。
此外,新規還對防曬產品的SPF值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根據《規范》“當所測產品的SPF值高于30、且減去標準差后仍大于30,最大只能標識SPF30+,而不能標識實測值”的規定。這意味著,50等高SPF值產品將消失。而目前市場上包括雅漾、碧歐泉、理膚泉、資生堂在內的幾乎所有化妝品品牌都擁有SPF50甚至更高的防曬品。
市場
不符合規范包裝比比皆是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國內、國際品牌還是存在不少不符合規范的產品包裝。例如,歐萊雅抗皺系列產品中的復顏抗皺緊膚霜和復顏抗皺緊膚眼霜就直接把“抗皺”這一禁用字眼用于產品的命名。而導購人員告訴記者,該產品一上市就叫這個名字,沒有聽說公司有更名的打算。同樣作為禁用字眼的“控油”也格外受青睞。碧歐泉凈膚平衡乳液的產品標簽中則稱:“一觸即融的清新質地,特別加入硅微球體,加強控油”;蘭蔻品牌則有包括長效控油保濕凝露、控油抗老化啫哩霜等多款產品使用了“控油”一詞。
分析
廠家更換包裝有難度
從記者走訪的情況來看,未來該《規范》出臺后,半數以上的化妝品產品包裝都面臨更換。
而在調查中,雖然很多企業表示規范出臺后自己一定會遵守,但也不無擔憂地表示,此項工作有難度,企業將因此蒙受損失。旗下擁有雅詩蘭黛等多個品牌的國際公司表示,目前規定還處于征求意見的階段,到出臺仍有一段時間。短期內對于企業的影響不大。不過企業會密切關注這項工作,并將遵守規范。但也有不少進口化妝品品牌對規范的要求產生疑問。例如,新規中的要求高于SPF30的防曬品將只能標注SPF30+的規定。雅漾方面告訴記者,他們的所有產品都是法國進口的,所以產品標簽上SPF50的字樣將很難更改為SPF30+。而另一外國品牌則表示,在國外也允許標注SPF50的。
對此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有關專家表示,規定之所以對SPF值作出了這些要求,主要是因為,SPF30的防曬值完全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防曬需要,更高的防曬指數未必能夠達到更明顯的防曬作用,所以新規對標簽的規范有利于人們正確使用防曬產品。
專家
給予企業過渡期
對此,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有關專家告訴記者,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一定會給一定的過渡期,讓企業進行調整,以降低企業的損失。同時該專家還表示,未來相關部門還將對化妝品宣傳中的一些字眼進行規范,“這也是目前分歧較大的地方,目前有一些詞語屬于中間詞語(沒有列入禁用詞,也沒有列入可用詞語),而未來將會出臺相關解釋。